母亲节祝福语 三明治的做法 红烧排骨的家常做法 小米粥的做法 小龙虾的做法 大闸蟹的做法 鲜贝的家常做法 卷心菜的做法 苹果派的做法 冬瓜的做法大全家常菜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

北平无战事分析解读(书到用时方恨少,你们看懂《北平无战事》了吗?人物分析)

15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1-08 13:17:15    

今天跟大家唠唠《北平无战事》这部电视剧,这是一部由孔笙、李雪导演,根据刘和平同名小说改编,2014年播出,豆瓣评分8.9(自认为这部剧至少9.2以上)。
这又是一部经得起时间验证的好剧!

在我追剧的时候总有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悔恨,53集的电视剧,又长又烧脑还不能跳……我几乎是一边追剧一边百度,百度当时的历史事件,百度剧里出现的诗词歌赋,典故出处……我真是边看边学习,边百度边理解… …(好累~~)

《北平无战事》的编剧刘和平曾指出:该剧有特定的收视群体:“只适合大学本科学历以上,或者大学学历以下但平时就喜欢此类题材的人群。 ” 高冷气质让追剧的我很是敬畏,但随着剧情展开,通过剧中人物关系、对话猜测剧中主角的真正身份又成了我追剧时的智力游戏。此外,该剧的台词字字珠玑,情节内在逻辑关联性非常强,剧情严丝合缝‬,一直处于一种烧脑中,稍一疏忽就接不上情节。

这部剧是我看过进度最慢的剧‬,似乎好几集才演了一天。节奏却‬非常紧凑。急管繁弦,暴风骤雨。让人在喘不过气的情节中感受剧情的紧张。而随着剧情的发展,众主角的身份却愈加扑朔迷离,好像‬有‬千头万绪‬的‬线索‬,又有‬错综复杂‬的矛盾‬,智商真的不够用。

《北平无战事》从色调、构图、场景到拍摄各个环节都十分讲究,国内大多数电视剧真的难以望其项背。演员,编剧、导演、后期,全部在线!每一场戏也可以说是“全场演技在线”,堪称大型“神仙打架”现场。

据悉,该剧投资1.5亿,每一集都被当成电影大片来拍,剧中每一个镜头的画面、场景甚至信纸道具都要做到返真,严谨细致的程度被赞是“历史教科书”。
只想说一句看这样的电视剧会把眼睛惯坏的!

这真的是国剧良心作品,不管是台词,剧情,各大戏骨的飙戏,都是让人大呼过瘾。这部剧没有主角,却‬人人都是主角!人人皆可理解又不可理解,完全超越了一般民国‬剧‬的政党倾向色彩,非常客观、公正,重拾历史。

编剧刘和平说他写北平无战事遵循的原则是:讲共产党的时候理直气壮,说国民党的时候相对客观。据悉,编剧为此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我们也‬看到了‬编剧力图还原历史原貌的努力,剧作涵盖了当时北平的重要事件,涉及了各个阶层。
要知道编剧刘和平先生他苦心孤诣耗时七年才写成了这部巨著。他在创作这部作品时,他是想创作一部对自己有交待,对艺术有交待,对历史有交待的作品(他说如果他不写,没人会写了)。正是因为作者这样纯粹的创作初衷,才会产生这样的作品,这里想表达一下对编剧满满的敬意。

《北平无战事》是着眼于国民党溃败前的恢宏历史背景,以北平的币制改革为线索,将当时斗争的各方冲突逐一展现。小蒋的国防部预备干部局、铁血救国会,二陈的中统党通局,军统,孔宋的扬子贸易公司,北平民调会,北平警察局,北平学联,北平地下党,北平军方,李宗仁,傅作义,以及美国代理人,或明或暗,或强或弱,都一一展现。这种高级别交锋,也注定使戏剧冲突更剧烈,更有水准。

这部剧基本贯彻“天下何人不通共”,共产党这边八仙过海,百花齐放,反派国民党的人都是心怀鬼胎、各自为政,一个个人设复杂得很。几乎每个人物身上都有着矛盾挣扎。
《北平无战事》中没有刻意地塑造共产党人的形象,而更多地通过用国民党腐败来反衬,无意中将共产党人的形象感人地塑造出来。

之所以觉得这部剧很巅峰,不仅仅因为它几乎真实地反映历史,更因为它不落俗套,不走谍战阴谋路线也不演战场杀敌,而是全篇只写经济。崔中石和谢培东不同于之前电视剧中的任何一个共产党,他们不带一枪一弹,却在整个解放战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给共产党另一个纬度的刻画,且更显‬高级。

1. 中流砥柱-崔中石


崔中石(祖峰 饰),剧中梳着二八分的发型,暗纹西装,戴着金丝边眼镜,他‬一出现,仿佛带领着我们穿越到波涛暗涌的那个年代。他带着全身的书生气举手投足都是从容淡定,温润如玉,他眼底望进去便有无数欲言又止,既勇于牺牲,又忍耐坚韧,顾全大局。就算临死前也能下好每一步棋,为后来的局面铺平道路!

平静谦和,温文尔雅的神态。不卑不亢,不急不躁,有一种泰山崩于前而固然不动的气势,能扛事,有气场,有定力,处理事情从容镇定不慌乱,优雅的风度真是日积月累的。


祖峰“正儿八经是个演员”来评价。戏真,情深,准确。他“老婆”崔婶绝对是这部戏里女性角色里面最好的(后面有写)。他揣摩角色很准,这是一个隐忍的角色,他不似谢培东那般毫无波澜。这有固执率性热血的一面,他不似方孟敖那般不管不顾。作为中央银行北平银行金库副主任,他管着北平的金融命脉,北平民食调配委员会的一笔笔吃人的贪污更是经过他的手走向国民党腐败之人的手里。在他身上,鲜明地透露出潜伏人员内心的斗争和无奈。

后期谢培东回忆起崔中石在金库中的一番话来,更是眼底泛泪。崔中石平生最后悔最遗憾的就是没能见一见他心目中最敬佩的周恩来主席。他的一生献给了他的信仰,信仰自己的选择将会为人民的自由解放铺路,信仰自己的牺牲即便无名也会值得的坚定。让人敬重佩服。

他是老实谨慎的银行小职员,即使是最亲密的妻子也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他是方孟敖的心灵导师,及革命道路上的引路人。顾大局舍小家舍自身,无愧于党却愧于妻小‬,最后崔婶去祭拜他却依旧不能告诉伯禽和平阳这是谁,哭泣着告诉孩子“我们家的亲戚”。他做了那么多,北平解放后他却依旧不能被公开,真的泪目,英雄最后也被遗忘了。

他这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正如《月圆花好》那样唱的,可惜他终究没有等到。
崔中石这个形象塑造得太好了,有忧郁的诗意,又有慷慨赴死的壮美!

祖峰老师字写的真好

再提一句,我觉得整部剧文人气质特别浓厚,还‬体‬提现剧中‬所有书面写字‬都有特写,且都是很漂亮的字!在当今很少拿笔写字的电子时代,这样的画面很珍贵‬,让我们觉得质朴而真挚,又‬洗涤‬心灵。(羡慕‬写字‬好看的‬)


2.直如弦,死道边-曾可达

曾可达(董勇 饰)是国防部预备干部局少将督察,也是铁血救国会核心成员,他一人的清廉公允在整个腐败的国民党高层中显得格格不入。他很勤奋,刚正不阿,赤心报国,愚忠“建丰”。雄心反腐,铁血反共。他的理想就是助蒋经国一臂之力推行币制改革、反贪腐,挽救国、民于水火之中。受建丰同志的指示,如有尚方宝剑在手一般,勇往直前!表面尽在掌握,其实完全被动、并且举步艰难。

但是政治上觉悟太低,只盯着眼前的事,多次让蒋经国感到失望(这莫名让我想到一个月前还身‬处‬职场的我。很卖力的工作,却‬费力不讨好)。最后冒天下之不韪私卖了十车的军粮给老百姓,他在赌,赌建丰同志敢不敢抓孔令侃,这是他的背水一战,他以死相谏,视死如归。结果惨烈,直钩死道边!
建丰失败了,建丰甚至向全国民众做出忏悔,承认改革之轻率。

什么都没变,财阀依旧是财阀,贪污之流只抓了一个背锅侠马汉山,更让他绝望的是建丰的态度,此后不再相见,他对自己的信仰绝望到底,也失败到底!到这一刻他才看清了自己的地位与作用,最后在南苑机场绝望自杀。他为国民党奉献一切,肝脑涂地,但是他什么都没得到,只得到了副官的尊重与孤坟一座(这个角色‬又让我想到了‬李涯‬)。

弹幕里都在说他电话狂人曾可达!其实和电话狂魔蒋经国对手戏的这种角色也不容易的……朝着电话都能演出喜怒哀乐。(我之前看过他演过的彭德怀元帅,也觉得演得不错)

曾可达绝对是本剧里最大的悲情英雄,和梁经纶一样但又有不同,他是忠于建丰,也忠于党国,他和建丰目的一致,就是通过反腐清洗国民党,以争民心,但他不像梁经纶那样能看透,他对建丰的信心太充足了,充足到丝毫不给自己留后路,他参与了五人小组,可是五人小组每个人都是甩锅,最后证明五人小组就是个笑话!他也是个笑话!

整个剧中,曾可达可以说是最辛苦最努力的人,又是深更半夜骑自行车联络特务工作,又是早餐的馒头都让给下属吃,又是在发粮现场旁的玉米地跑来跑去给建丰同志做现场直播,每天二十四小时准备给建丰同志汇报和接受指示,执行建丰同志各种正常不正常的任务,开车去追这个追那个……(简直是新时代里党的好干部)结果却吃力不讨好。
落个被领导抛弃,“死路边”的下场,细细看来,曾可达农民出身,这种出身造就了他纵然有救国救民的抱负,却只能做一个跟随者,服从是无条件的、坚决执行的……

在剧集后期,谢木兰明明是学生,却被当地下党给杀了。曾可达表现的,义愤填膺。他冒雨陪着谢襄理去追,这段戏我非常难过,他是正直的,非黑即白,爱憎分明。但是他还不知道这个决定是建峰同志默许的,他已经成了弃子!在这样一个黑暗的社会里走投无路是必然。这份骨子里的正义让人很难过。

其实这现实生活里一样,大多数人是无法明白领导究竟是想要什么的。因为领导不可能同下属掏心窝,有些话,有些事,压根都不能在台面上讲的,所以说伴君如伴虎。

当他再次接到梦寐以求的电话时,那端却传来了深深的无力感:

“可达,我们失败了。我现在也不知道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也许铁血救国会、我们国民党、我们国民政府都很快写入历史。我们可能以后没有在一起共事的机会了。回南京我们就不要见面了。”

伴随建丰同志平静地叹息的是,曾可达脸部抽搐的痛哭,演得太好了!我真的能听到他心碎的声音。带着力挽狂澜的勇气,挥之不去的心比天高的幻想,那一刻崩塌了!

曾可达的墓碑上刻着“江西曾可达之墓”,没有军衔,也没有生平事迹。

方孟敖在曾可达的墓碑边点燃了一支烟,说道:

“他为国民党也算得上忠心耿耿,临走前却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专门到机场跟我告了别。他问我对他怎么评价,我说他是个专跟有钱人过不去的人。接着他又问我到底是不是共产党,我说是。他让我猜,回到南京会不会再抓我一次,我说猜不到……当时还真没想到他会这样,要知道是盖棺定论,我应该对他评价更高一点。”

曾可达始终不曾成为风景,也是写不进历史的人物,更是个无人能铭记的人物,他是忠臣,但并非能臣,曾可达是一个忠诚正直的人,绝对是一个可靠之人,怀着无力、失望、覆灭走向了黑暗。死就是他能想到最悲壮最高尚的去所。
他的生不足重,死亦不足重,却难掩悲壮!

曾可达,其实我对他看剧的过程中态度转变很大,一开始不喜欢这人,后来他是全剧我最喜欢的人物!因为他让我联想到现实里的自己,我喜欢这样行得端坐的正这样正直诚实的人,但我最想说的他站错了队。他不适合周旋在国民党的官场,他更应该是嫉恶如仇的将军,惩治贪腐的法官,或是满怀热血的地方官员,错的不是蒋经国也不是他自己,而是整个时局的悲哀,当实干派变成政局中无用之人的时候,可想这个政府还剩什么。


3.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建丰同志

蒋经国,也就是剧中那个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建丰同志,编剧把他的反腐杀贪高调提出,并给予了相对的肯定。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样,通过这部剧才真正认识了他。
蒋经国,一个深受苏共及西方思想熏陶的人,拥有许多超时代的想法和观念,有情怀有手段,够腹黑够理性,语气起伏里其实就是整个故事的百转千回。他想通过币制改革挽救民国频临崩塌的经济,所以梁经纶、曾可达死心塌地追随。懂经济,也懂政治,还非常懂妥协(比如默许杀谢木兰)。

他想把事做好,但也深知,把事做好非一朝一夕。大势已去,无力回天,古往今来能挽狂澜于既倒的能有几人?既然只能做孝子,必然不能尽情展示霹雳手段。开始要争民心争经济争人才,最后却是民心尽失,经济崩溃。

在币制改革加反腐上,蒋经国涉及到扬子公司的事一直都非常谨慎,包括历史上他跑去上海,首先也只是动了杜月笙,没敢动孔令侃,在于后妈美玲的势力过招,但最终选择了妥协。蒋经国很清楚,在父亲那里,后妈比自己的价值要大,美国那层关系不说,单单就是这些年宋氏那些七大姑八大妈建立的商业王国,实际就是蒋介石的党产加私产。(蒋介石死后,蒋经国对国民党对台湾的再造工程是影响深远的,所以有人将其与邓小平相提并论)。

剧里,到最后他是站在道义角度,与曾可达交了个底,说失败了,我们不要再见面了。
用方孟敖最后的评价,这是个孝子。
经济决定政治,贪腐透支民心——经济与最后一根稻草。

这部剧是国民党的两派争斗,是国共人心之争斗,国民党的灭亡是自取灭亡,共党没有推波助澜,只是看他们自己走到穷途末路而已。
结局是共党让方行长带走搜刮的民脂民膏,方行长不解,共党说带走了财物可是留下了民心。双方博弈由此高下立现!


4.江湖老炮儿-马汉山

马汉山(程煜 饰)剧中是北平市民政局长、北平民食调配委员会副主任,肃奸委员会主任委员,军统出身,爱财如命,活脱脱的一个无赖滚刀肉形象。特殊的地位,使他阴险成性,贪渎无厌。但他又善解人意,洞察世情,还能江湖仁义,报答朋友。在穷途末路时,他没有学孬种束手待毙,而是找准机会,反戈相击。 

本是千夫所指、死有余辜的角色。编剧偏给他倾注了更多的怜悯色彩,让他展现了人性一面。虽然屡屡在曾可达、方孟敖、徐铁英、陈继承等很多人前吃瘪,但转身仍是一副老子爱谁谁的张狂德性。在杀害崔中石以后,为了补偿把自己最后的黄金留给了崔中石的遗孀;因为佩服方孟敖,配合方孟敖翻出官商勾结、贪腐牟利的事实;看好王蒲忱,把自己保命的账目留给了王蒲忱。早就明白了自己结局的马汉山,终在数次自救失败的情况下,如自己所言,作为替罪羊被枪毙于南京。

马汉山,他把那种表面阿谀奉承、内心精明无奈的感觉演得实在太到位了。一腔热血无处抛洒,官场之内背景不够硬就活该当炮灰。

马汉山一出场,嘴里骂骂咧咧的,上窜下跳,口头禅随时随地地蹦出来,“混账王八蛋”,这个人物就立起来了。不得不说,马汉山的扮演者程昱老师演技炸裂,演得很放得开!活灵活现地把一个党国的无赖展现出来。
他是这部剧里家属最喜欢的角色,直夸演得好!谁也没有想到这部剧里这么多男主居然被一个无赖圈粉了。

这个人物贴切市井,更多是我们周遭的人。大概是因为马汉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俗人,而所谓俗人,就是我们最常见的人,他们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他们不会亡国,也不能救国。他们可怜也可恨。他们很现实,凡夫俗子,有贪念,也有敬畏,还有牵挂。……(而这个俗人,说不定就是我们自己呢……)一样的市井,狡猾奸诈,八面玲珑,贪得无厌,跟社会上的各种关系左右周旋。

他为什么这么圈粉,就是他表现的是一个普通人,其实就是我们普罗大众。

他善恶分明,对下属出手阔绰,对孤儿寡母心存善念。他搜刮民脂民膏,杀人不眨眼也是常有。马汉山是复杂的,人性的多面性在他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或者说他更像一个杀手,昧着良心干了一辈子坏事,某一天幡然悔悟了,一心求死的时候愿意去做个好人了,至少比徐铁英善良很多的。


5.用生命热爱着家-方孟韦

方孟韦(王凯 饰)他是方家的二公子,是北平警察局的副局长,他年轻有为,听话懂事,敬重父亲,敬爱兄长,隐忍而内敛。他是全剧润物细无声的白月光!

他澄澈正直善良温暖!他温顺听话不倔强,对父亲温顺又疏离,对大哥是渴望亲近又无法亲近,他深爱一起长大的表妹木兰,可是他知道木兰心里全是梁教授,隐忍着自己的情感,尊重木兰的选择。所以孟韦是孤独的。

他是维系父亲与兄长之间的纽带。在兄长离家在外的日子里,照顾父亲,听从父亲的安排,进三青团,进警察局,进警备司令部。

他懂报国,但不只报国,他一个人心怀家人,极力保齐家园,守护着家庭。各主角都是在轰轰烈烈搞事业,如果说,他们是为了国,那‬孟韦,就是为了家。
他用生命热爱着这个家,他全心守护着家人。
这是乱世中最催人泪下的感动。

但是,国将不国,家何以为家。

他看透了家里的局面,知道谁是共产党,他也知道家里有多难,他看破不说透,从不给家里惹是生非。
在那个甘洒热血写春秋的时代,太多的人为了信仰和梦想而向前冲,而只有孟韦如白月光般站在原地,只为护家人周全。他确实在某些场合有些冒,但符合人物性格,在可以理解的范围内。
这都是他基于对家人的爱,愿意为家人赴汤蹈火!

他的名场面就是面对五人小组狂怼曾可达。骂的很痛快!虎父无犬子,孟韦演得真好!实力护兄!一席话铿锵有力大快人心。

还有一段让我印象深刻的戏是,在保释木兰时,他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拒绝(主要是孙秘书),不能带走木兰时的心碎、绝望和痛苦让我从他的脸上,从他的眼中一览无余!他转头掉泪这段演的太好了,我跟着也落泪,男儿有泪不轻弹,他是真的伤心了。

可喜的是拍完《北平无战事》之后,王凯渐渐被大众熟知,在电视剧翘楚《琅琊榜》和《伪装者》里都有不俗的表演。


6.真正的大家闺秀-程小云

程小云(陈丽娜 饰),方步亭后妻,是个绮丽的后妈,她出得厅堂,入得了厨房。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女人,论才论德,几乎无可挑剔!
她是一个几近完美的形象,她识诗词古典,懂得用谢安的故事开导夫君,一句“小儿辈大破贼”让方步亭感到无比宽慰。她拥有一副好嗓子,唱《花好月圆》最好听。

她温柔贤淑,一袭袭旗袍,穿出了她的宁静优雅,端庄大方,知性却又不失风情。(仔细想想好像没几人能胜任)。刷剧的时候,弹幕都在夸小妈太美了,身为女性,我也从心里觉得小妈好看。

无论是对夫君方步亭,还是方家的两个儿子,或是对姑父两父女,她从来都是温言软语,从不见愠怒之色。她沉静内敛,宽容隐忍。嫁给方步亭,却十多年居住在小院,一个女人等了十几年才等到一个名分,其间打掉了两个孩子。不为别的,只为怕伤了孟韦的心,怕方家两个儿子对自己的排斥,单凭这一点就是常人所不能做到的。她是一位善良的、贤德的后妈,大家闺秀的形象。只是那一份静,太过于静,静得让我感觉悲凉。

当最后孟韦说,那首《花好月圆》她比他母亲唱得还要好时,那份感动似乎就在她心中凝固了,她知道孟伟接受了她。
小妈是真心爱方家,她也真心为这个家着想。

她懂得是非善恶,方行长不让她插手银行的工作,她便很少过问;而当需要她支持的时候,她却毫不犹豫。
名场面就是需要她响应币制改革交出所有的金银首饰时,虽说心中有有千般不愿万般委屈,她却没有一丝反抗,只是放下东西扭头就走暗自伤神落泪。我看这一段也泪湿眼底,这个女人太完美了!

当她带着孟韦大闹警察局。面对徐铁英的压迫和挑衅,程小云毫不畏惧,历数她见过的大场面和大人物,寥寥几句就让人心生畏惧。从侧面表现出她的强大。


7.吴侬软语小女子-崔太太

崔太太-叶碧玉(王一楠 饰),举手投足间都透出极其标志人穷气不穷的上海少妇!这是个极小角色,出场机会不多,多数时候都是作为陪衬,但是这个角色却在有限的时间内塑造的十分生动立体。温婉可人刀子嘴豆腐心诠释得简直不能更棒!

崔太太是这部剧里我最喜欢的女性角色。她很真实,可以说是诠释了一个普通的女性应该怎样活着。市井妇人的小心思,对丈夫的包容以及对他工作的一无所知,她也有抱怨,她也有不理解,但她还是带着两个孩子,怪他也等他。

那个时候普通小市民的生活还仅仅处于温饱阶段,为了用有限多的钱维持尽可能高质量的生活,她必须学会精打细算,在家面对丈夫时,她不像程小云那样懂得克制,她心直口快。丈夫是金库主任,在北平分行身居要职,但是他们家却很贫寒。她是一个善良的人,她审时度势,能看清是非她由于生活所迫,要支撑起这个家,养育两个孩子,动荡的生活又让她变得坚强,独自抚养两个孩子长大,带给他们良好的家教,实属不易。

最让我泪目的片段是,她知道崔中石牺牲之后,去坟前祭奠的时候。精明如她,或许早就猜出丈夫早已遭遇不幸,却执拗的认为这只是假象,而当丈夫的坟墓真真实实的出现在自己眼前,打破了仅有的一丝希望的时候,她还不得不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影响到一双儿女的生活。崔太太虽然平凡,却也从另一个方面表现了那个年代中国普通女性的坚强!

在崔副主任死之前,他跟谢襄理坦然,自己是因为之前的初恋才走上革命的道路,但是因为工作需要(潜伏下来)娶了自己不爱的现在的妻子,然后还有了两个孩子。我看到这的时候,太难过了,哭!身为女性真是不由得要为女性同胞难过。想骂几句。不爱为什么娶?!渣!但是冷静一想,如果只用儿女情长去衡量崔中石(梁经纶也是,下一篇再写),对于他们那个时代的人,太狭隘了!

8.任性妄为大小姐-谢木兰

谢木兰(姜瑞佳 饰)是谢培东的独生女,家境优渥,从小在谢和方的宠溺下长大,受着良好的教育,同时,作为最小的女孩,一直被全家人保护着,不喑世事,天真烂漫,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千金大小姐。这又使得她性格单纯(但是无论怎样单纯不是她愚蠢的理由)。

木兰是整部剧里唯一爱笑的!她犹如一朵娇艳的小红花,时而洋装时而改良旗袍的穿着、招牌双马尾,不谙世事却又“以为自己已经长大”的小骄纵。怀着一份激扬青春的执拗,不顾一切的单纯,奔波于时下最“流行”的学潮中。

她口无遮拦,莽撞行事。当亲爸把她锁在房间不准出门的时候,当方孟韦一遍遍告诫她不要跟那些同学来往的时候,就一下子激起了内心的叛逆。她顶撞父亲,出言不逊,一意孤行甚至离家出走。甚至在被抓走后,仍然不听方孟韦的劝告,执拗的要和梁经伦一起进监狱,最终死在无知无畏里。

谢木兰这个被骄纵坏了的激进青年大小姐,她和那些厚重苍茫的高智商人物格格不入,热血不顾一切,但是罪不该死,最不可能死,最不用死的人,却死了。也将会把悲凉真正刻在每个人的心底。

尤其是她口中的封建家长,那个伤心欲绝的老父亲——谢培东。这才是真正的悲凉!

木兰活的是自己,她很主观,自以为是。但其实她毕竟看到的很少。她没有斗争经验,她毕竟只是个外围进步学生。谢木兰加入学联一方面是因为她进步的思想,另一方面是因为她对梁经伦的爱。
木兰的信仰就是梁经纶!那个年龄的女孩追求爱情无可厚非,梁经伦那样的饱读诗书的知识分子对女孩的吸引力也毋庸置疑,尽管她明确知道梁经伦不爱她,仍然纠缠不放。
为了爱不顾一切,在爱人怀中付出简单珍贵的年轻生命。
为这个她信、她爱、她追随却利用了她的男人悲壮赴死。

谢木兰对梁经纶的评价是:别人为吃饭而生存,你为生存而吃饭。

她在自己房间贴了《乱世佳人》的海报,并扬言:参加革命,如果能这样死去,是最大的幸福!
谢木兰死了,她的死,也摧毁了梁经纶的信仰。

谢木兰代表着那个时代一些激进的、不能冷静克制的学生们。他们心思单纯,容易冲动,容易被怂恿,容易被假象蒙蔽了双眼继而被利用。在这个剧中,我们明显感觉到了参与运动的学生分明处于一种被支配、被操纵的位置,多少反应出了青年学子的血性过度、理性不足的特点。激进是这个环境赐予他们的烙印。
学生是最容易被煽动的,他们有热血有激情却没有社会阅历,他们相信能凭一己之力推动社会变革,一如《色戒》里的王佳芝。

很多人讨厌木兰,其实这个角色本身就不讨喜。对角色的气不应该发泄在演员身上!
我也不喜欢谢木兰,她让我想起我年少的时候,盲目,冲动,还自以为自己掌握了世界的真理,其实那是因为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回想过往年少的自己,几个人不讨厌当时年幼无知的自己呢?又有谁没干过几件至今都不愿提及的蠢事呢?

每个人都是被大时代浪潮裹挟着前进的人,每个生命明知道徒劳却奋勇向前。
“每个人都是创造历史的一部分,但不是每个人都写进了历史”这句话读来实在悲凉,那些为反战为和平做出贡献的人,那些不被大众所熟知的人,他们都是创造历史的人呐。

有这样一部供我日后仍旧可以翻出来看的电视剧,我是服气的。
可惜我力量薄弱,写不出这部剧的好,粗略写了几个印象深刻的角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