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祝福语 三明治的做法 红烧排骨的家常做法 小米粥的做法 小龙虾的做法 大闸蟹的做法 鲜贝的家常做法 卷心菜的做法 苹果派的做法 冬瓜的做法大全家常菜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

清明节的由来简写15字以上(清明的习俗和由来)

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1-06 13:26:15    

清明本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4月5日前后为清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历书》“春分过后,十五日斗指丁,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今清明与农历七月十五、十月初一为民间三冥节。

早年,人们根据生活需要和农业生产要求,推算出一年分二十四节气来推动农业生产。二十四节气指:立春、雨水、惊蜇、春风、清明、谷雨、立春、小满、芒种、夏至、小署、大署、立秋、处署、白露、秋风、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为了便于记载,人们就把这二十四节气联起来: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清明是这二十四节气中第五个节气。

清明为农业节气,而清明前后还有民间节日“上巳节”和“寒食节”,虽说这两个节日和清明接近,但老百姓是分开过“上巳节”和“寒食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们把“上巳节”中的沐浴、踏青郊游与“寒食节”的祭祖、扫墓等习俗溶于清明之中,形成今天的清明节习俗。

上巳节,民间古老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日,形成年久。《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美。”汉代定为节日,上巳节有传说:1:纪念伏羲,2:黄帝诞辰,3:三月三西王母娘娘诞辰,在瑶池开蟠桃会,众神仙祝寿,引“麻姑献寿”。4:祭祀、洗浴。农历三月三正是冬春交换季节,此时冬季阴气尚未退尽,而阳气则蠢蠢而动。人们经过一冬天的藏蓄,时人们容易生病,说以此时急需出门调整一下心情和心态,去沐浴,来驱邪祛瘟。5:唐代后“上祀节”演变为为人们郊外踏青游玩节日,因为人们经过一冬之藴藏,此时需出门调节一下情绪,便走出家门到郊外活动,放风筝、打秋千等,称踏青或郊游。旧时还有“祓(fu)禊(xi)畔浴”之说。即南方三月三到河边洗除旧污,清洁身体,除晦气。并进行娯乐活动。民间传说戏剧《白蛇传》、《杨八姐游春》说的就是三月三郊游故事。

“寒食节”至今有二千六百多年的历史。每年冬至后第一百零五天,时为农历三月初五日,为纪念介子推而设。春秋时期(公元前618年),晋国公子重耳因国内动乱,被迫出国。(历史上著名的“重耳周游列国”)走卫国禁入,途径五鹿饥,随从采蕨薇煮食,重耳不能食,门客介子推便割股之肉捧于重耳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割股啖君”。公元前636年重耳在秦穆公帮助下结束了19年的流亡回国即位,称文公。后封众臣,无子推,疑露有功人员,便贴告示于宫门。子推邻居解张闻之,写文贴宫门。曰“有龙娇娇,悲失其所。数蛇丛之,周流天下。龙饥乏食,一蛇割股。龙返于渊,安其壤土。数蛇入穴,皆有宁宇。一蛇无穴,号于中野。”晋文公闻知,亲往绵山寻之。子推不出山,文公对解张道:子推可怨我之深,可烧山逼之。门客魏犨(chou)(武将)听了即放火焚山,不见子推出山。火灭后,寻子推抱母于柳树下而熄。文公悔之,便在子推亡处筑祠庙纪念,令绵山改介山,后置介休县。令人间禁食烟火三日,食冷食,门上插柳枝祀之,时为农历三月初五日,为寒食节。

早年呼和浩特民间在此日有捏寒燕和给小孩子戴“花串”习俗。(寒燕用面粉捏成小鸟,姿态各异,蒸熟后点睛、唇,插圪针(荆棘)上或用线串起来。可欣赏,是早年孩子们喜爱食品。相传小孩吃寒燕能除疾。寒食节期间,给小孩子戴由红、兰、黄、绿、紫五色布剪成一厘米左右的圆片用三分长枳芨杆串起来,称“花串”,可避邪。(按孩子虚岁定数缝在孩子肩上,男左女右)

清明另一重要习俗为扫墓,对已故先人寄托哀思。解放后,为教育青少年不要忘记为新中国建立而牺牲的革命烈士,呼和浩特市各学校每年清明组织青少年学生去人民公园烈士纪念碑祭祀革命先烈成贯例。

文\曹建成壬寅年三月初五日寅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