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祝福语 三明治的做法 红烧排骨的家常做法 小米粥的做法 小龙虾的做法 大闸蟹的做法 鲜贝的家常做法 卷心菜的做法 苹果派的做法 冬瓜的做法大全家常菜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

泉州石笋公园简介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10 08:35:11    

南宋状元、诗人、泉州知府王十朋有首诗写到“刺桐为城石作笋,万壑西来流不尽”,描述的就是泉州浮桥边的石笋。北宋皇佑年间,以舟为桥,故称浮桥。泉州知府、书法家蔡襄主持修建洛阳桥,而其乘龙快婿、福建转运使谢仲规重修浮桥。因有石笋,晋江流到这段称为笋江,而浮桥也称为石笋桥。如今浮桥以坍塌部分被江水冲走,留下部分残桥遗址。现在在距离一段距离地方修建一座新桥,为笋江桥。距离笋江桥不远的是复古修建的临漳门,也是旧时出城前往漳州府的城门。

公园内有几座桥,搭在几条纵横交错的沟壑上。

倒伏在地的枯木,与攀漫桥身的藤蔓,现代年代古老和岁月沧桑,应和了“小桥流水人家、老树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诗句,这样的场景,如诗如画。

公园内绿草茵茵、林木葱郁、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一座山川坛,两排整齐的方形仿古立灯列成两列矗立在甬道的两侧,一座牌坊庄严肃穆,一头连接着石笋古地庙宇,另外一头沿着缓缓上升的斜坡连着一个方形坛。

坛的附近,一座由7节花岗岩圆锥体堆砌而成、从底部而上从粗到细、顶端是尖锥体的石构物,宛若破土而出的春笋。这可能是古闽越人的图腾雕像。也可能是印度教湿婆图腾雕像,在开元寺也有类似形状物。也可能用来镇邪治水的风水石塔。

泉州历史积淀深厚、文物古迹众多,有句谚语“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随时都可以与历史撞个满怀。



南宋理学家朱熹出仕初期在泉州任职同安主簿,经常到泉州小山丛竹书院和石井书院讲学著书。其父亲朱松就是当时石井镇(今安海镇)的主官,并创办石井书院。近期在海印寺还发现朱松留下的墨宝崖刻。朱熹题诗赞美泉州“此地古城佛国满街皆是圣人”。

泉州城的设计严格按照周易规划设计,依山面海,水系脉络纵横交错,遵循中轴线布局,体现良好的排水排污和通风能力。石笋在城建布局上起到镇海神针的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