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祝福语 三明治的做法 红烧排骨的家常做法 小米粥的做法 小龙虾的做法 大闸蟹的做法 鲜贝的家常做法 卷心菜的做法 苹果派的做法 冬瓜的做法大全家常菜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

吕后掌权长达15年,为什么她刚一死,吕家便稳不住局面了呢?

24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5-24 11:25:52    

秦末汉初的这一段历史是相当精彩的,它基本上把中国历史上主要的政权演变方式都精彩地呈现了一遍,还包括法家、道家、儒家三种主要统治思想的转变。深度研究这一段历史,对于一个人提高历史逻辑观是大有裨益的,特别是对于一些管理者来说,在其中更是能提炼出很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思路。

就西汉初期来说,其实整个主流发展趋势就有点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公司改制,从刘邦同志开始着手,西汉皇室的核心任务就是要把原本是股份制的大汉集团改制成一个中央集权的家族式企业。

当然,刘老三自然是希望大汉集团永远姓刘,而吕雉最后却想偷梁换柱让大汉集团姓吕。作为后世者,我们自然清楚地知道,老刘家和老吕家之间的博弈,最终还是老刘家惊险万分地取得了险胜。

有些朋友会问?这大汉集团是刘邦一手创立的,吕雉和吕家凭什么和老刘家争?其他功臣宿将会坐视不理吗?其实刘邦的天下有很大一部分股本是来源于老吕家的,刘邦执政了7年就羽化登仙了,吕雉在其死后,执掌权柄15年,吕家还是有资格和刘家争一争的!另外,功臣宿将的问题,那并不是一帮纯臣,他们会不会坐视不理,取决于他们的利益受没受到伤害!

话不多说,我们来逐一掀开这段历史的面纱吧,看看吕雉和吕家是怎么样倒在离成功最近的地方的?顺便思考一下,这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启发和借鉴?

刘邦死后,吕雉率先出招

刘邦临死前,费尽心思弄了一个“白马之盟”,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构建皇权的皇权的护城河,防止一些外星人有居心叵测的想法,这其中自然包括他的枕边人吕雉。

但是,这个时候的吕雉其实还是相当克制的,虽然老公不是个玩意,但是儿子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怎么说呢,儿子还在,大汉公司有你老刘家的一半血脉,也有我老吕家的一半血脉,这不是什么不可接受的事情!

关键是,刘盈同志在参考他母亲吕雉把戚夫人制成人彘的杰作之后,心惊肉跳,一病不起,没过多久就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享清福去了。看来,要干大事,还是要有一副好身体,也必须要有过关的心理素质啦!

刘盈死后,吕雉看了看自己的周围,啥念想也没有了,老公没了,儿子也没了,还能图个啥?那就图自己呗,图娘家人呗!

但是,皇权身上无小事也无私事,吕雉打算改刘为吕,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她和老刘家的家庭内部事务,但是,那些第三方势力和利益却不能不考虑。毕竟你本来是想单挑,结果一不小心就变成了群殴,那就麻烦大了。

所以,吕雉便小心翼翼地拿出“白马之盟”去试探军功集团的态度,你们放心哈,咱老刘定下来的“白马之盟”我肯定不会破坏的,也就是该你们得的那部分利益,我吕雉绝对会做到秋毫无犯,只是这老刘家和老吕家还有点恩怨要处理一下,你们看这事可以搞不?

军功集团的代表陈平、周勃等都是混迹名利场几十年的老油条了,这点状况还看不明白?纷纷表示,这是老板娘的家务事,咱们不便插手。再说,从职场规矩来说,谁当家做主谁说了算,老刘当皇帝就封刘姓王爷,现在老板娘您当家,就封吕姓王爷,这一点毛病都没有呀!

军功集团的大佬之中,只有一个叫王陵的人比较迂腐,他只认刘姓商标,而不遵循公司实际情况,红着脖子和吕雉抬杠。但是,像他这样的个例其实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吕雉转头就让他凉快去了。

在得到陈平、周勃这些军功集团的元老的默许之后,又把王陵那样的顽固主义者成功搬开,吕雉于公元前187年开始着手打造她的吕氏政治王国了。

吕雉是一个政治智慧极高的女人,虽然野心被激发了,但是思路却没有被混乱,越是干大事,越是要细嚼慢咽,急不来,步子迈得太快反而容易扯到蛋。

吕雉先追封了她死去的大哥吕泽为悼武王,以此作为封立诸吕的开端。为什么呢?因为吕泽是吕家以前的掌门人,关系、功劳、资历、实力都是冠绝一时的,给他封王是争议和阻力最小的。而且他还是一个死了的人,封他为王,主要就是图名,而不是图利,这对他人的利益伤害性不大。在没有受到太大伤害的情况下,谁又真正会跟一个死人去较真呢?

通过这个很好的切入点开始布局的吕雉,又耐心地让子弹再飞一会,暗中观察了一段时间。直到发现朝堂内外一片波澜不惊,她才开始继续循序渐进。权力游戏之中,就是这么特别讲究反复地试探,直至敌我双方都明牌操作为止。

第一步试探成功了之后,吕雉又进一步恢复了外孙张偃的王位,将其推到了鲁王的位置上去了。为什么先推张偃呢?因为人家爷爷张耳、爸爸张敖都是赵王,人家是祖传的王爷,名正言顺啦。但是,为什么要将张偃封为鲁王而不是其家族世袭的赵王呢?这就是吕雉的高明之处,她可以用张偃鲁王这个名号去堂而皇之去瓜分刘姓王爷的利益呀!都是自家人,都是王爷,张偃当鲁王可不能没有自己一亩三分地呀,所以你们老刘家的孩子得让出一块地盘来安顿他,张偃的封地正是瓜分了楚王刘交的地盘

经过前面两步试探之后,吕雉又换了一个新花招继续出手,她先是增加了一批刘姓王:封刘强(惠帝子)为淮阳王,占的地盘原来是刘友的,刘友被迁封赵王,这块地上暂时没有王;封刘不疑(惠帝子)当常山王,地盘是瓜分赵国的;并把惠帝其他三个儿子都封为候。

吕雉这一番操作有什么讲究呢?就是“予以取之,必先与之”的道理,也和后世著名的“推恩令”有异曲同工之妙。根本目的就是在稀释刘姓王爷的权力浓度。而且,大家发现没有,吕雉增封的这帮刘姓王爷基本上都是亲吕一派的,而且是平时不怎么能吃得上饭、说得上话的人,这一拉一打,巧妙至极呀!

待到这些铺垫工作都做得差不多了,吕雉才开始大肆分封吕姓子弟:吕泽之子吕台被封为吕王,后传至吕产,瓜分了齐国的地盘;吕释之的儿子吕种被封为沛侯,吕平被封为扶柳侯;公元前184年,吕雉又封其妹吕媭为临光侯(历史罕见的女侯爷),侄子吕他为俞侯,吕更始为赘其侯,吕忿为吕城侯;公元前180年,吕雉封吕禄为赵王,替代了已死的赵王刘恢;封吕通为燕王,替代了已死的燕王刘建。

这样一顿操作下来,吕氏家族十几人先后被吕雉封为王或者侯,吕家的大盘已经慢慢开始成型。

但是,大家可曾发现,吕雉封的吕姓王侯都是在抢刘姓王的地盘和利益,从来没有动过军功集团的利益。这也就是当时的军功集团的人都默默地看着吕雉只手遮天地把吕家扶到如日中天的位置而置若罔闻的根本原因。

为什么说吕雉是中国历史上难得女政治家?因为女人因为生存环境和生理结构等各方面的影响,相对于男人难说是更偏感性的,也就是更容易情绪化的。而作为一个政治家,你必须得有格局、有眼光、有手段,而这些东西通常都是与“感性、情绪化”不兼容的。但吕雉作为一个女人能保持清晰的大局观、冷静的克制力以及严谨的推动力,这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那么通过吕雉这一系列的操作逻辑,大家要明白一个什么道理呢?那就是玩权力游戏,就一定要懂得反复试探和步步为营,千万不要想着一步到位,强推霸占的事情。

所有事物的核心利益都是会受到受益方的全力保护的!谁敢单刀直入地闯入人家的核心利益领域,势必会打草惊蛇,也必然会招致别人的全力反扑。

几乎对于所有人来说,社会生存的基本逻辑都是:小错可以忍,大伤不能受。举个例子,你对一个美女浮想联翩,你直勾勾地盯着她多看几眼,或者死皮赖脸地跟她搭几句讪,或者冒昧地去要过联系方式,或者有意无意地离她更近一点,美女即使对你很不感冒,也不可能对你采取什么过激行为。但是,你如果二话不说就扑上去,嘴里说着俺稀罕你,手上却不老实地搞小动作,人家不报警抓你都有点说不过去了。

做生意也是如此,因为各种原因,你想入驻对方的利益地盘,你跟人家说,能不能先让点边角料项目给我们做?这个时候对方会根据形势来判断,如果你确实是大势所趋,对方一定会默契地让一步的。但你一上来就直接施压,要对方把他的核心业务让出来,放心,不管你是谁,最后难逃一个鱼死网破的结局。

军功集团其实在这一过程之中,就是保持着这种心理,反正自己的核心利益没有受到什么实质性的伤害,你老吕家和老刘家爱怎么闹就怎么闹,大不了公司换个抬头呗,这与我们又何干?咱们都是有觉悟的人,不能做那看热闹不嫌大的事,免得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吕雉把她前期的政治扩张一直控制在“自家人”范围内,这是相当理智和冷静的,也是极其高明的。我怎么折腾我那个流氓先夫的儿孙们,那是我们老刘家和老吕家的事,你们都是外人,我保证不伤到你们,你们安心看热闹就可以了,别起哄也别吐口水,否则老娘翻脸不认人。

吕雉这一套操作逻辑,经过时间和历史不断演变和完善,在后世几乎成了家族企业侵吞财产的标准化操作。

大势已成,吕雉又做错了什么?

吕雉专权的行为逻辑其实可以通俗理解为:老大拉拢或稳住老三,然后关起门来揍老二。这种招术其实也算是一种阳谋,正常情况下是很难破解的。

但是,凡事皆有例外,你再好的逻辑设计,如果在实施过程之中出现了偏差和意外,那结果也极有可能会是一个巨大的意外。大家还记得秦取巴蜀的事情吗?蜀国联合巴国,往死里整苴国,结果没有想到苴国引狼入室,让这三兄弟全军覆没了。

吕氏家族最后全军覆没、烟消云散,其实逻辑上也类似,就是因为外来势力进来搅局了,当然它这个外来势力是本在局中却选择置身事外的军功集团。

那么,吕雉究竟做错了什么,导致最后功亏一篑呢?

第一是错在她把刘姓王逼得太狠了。温水煮青蛙不香吗?为什么非要把他们按在地上摩擦之后,还要往死里踹两脚呢?有时候,放过别人也就是放过自己!

虽然吕雉也封了一部分刘姓王,但那基本上都是刘盈的孩子,是她的亲孙子。对于其他刘姓王,吕雉总体上只做了三件事:一是派吕家人去瓜分人家的已有地盘;二是巴不得人家早点死,然后她安排吕家人去替代人家的位置;三是对于一些还比较老实的刘姓王,给人家统一安排上标配的吕家媳妇。

这样一来,但凡是个明眼人都能看得出,吕雉就没打算给刘姓王爷留下一条活路呀!狗急了后跳墙,人急会干啥?可想而知,刘姓王爷们心里是恨死了吕雉,只是暂时不得不低头而已。

总而言之,吕雉把这种仇恨感拉得太满了。也有人会说,这种事不就是讲究个斩草除根吗?但是,你要斩草除根是建立在你掌握了绝对实力的情况下,并且能够迅速地完成斩草除根呀。否则,时过境迁,你能保证对方没有积累实力、等待机会吗?你能保证你永远掌握主动权吗?你吕雉能耐,但是你吕家的子孙们也一定能耐吗?

兵法中讲究“围三缺一”、书法中讲究“留白余韵”,其实都是这个道理,就是什么事情,在尚存在变数的情况下,千万不要做得太满。

吕雉走错的第二步棋就是她最终还是没有忍住,临死前对“相权”开始插手了。这样的错误对于吕雉的老牌政治家来说,多少有点不应该。你以老大的身份稳住老三揍老二,结果老二还没有完全搞定,你又要对老三动手了,你咋想的呢?

况且,你吕雉这个老大已经时日不多,你吕家那几个后辈之中也没有什么能扛大旗的人才,你这么做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吗?这是引火烧身。

吕雉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她这一辈就像项羽打仗一样,一辈子没打败仗,但是吃了垓下之战一个败仗就让他魂飞魄散了。吕雉一辈子基本上没犯什么政治错误,但是临终前的这个致命错误,却让她们吕家最后彻底地消失在大汉的历史长河之中了。

吕雉的第一个错误导致吕雉刚一咽气,齐、楚两地的刘姓王爷就跳出来造反了,这相当于起到了点火的作用;她的第二个错误导致陈平、周勃这些老滑头趁机暗中运作,通过忽悠她俩个蠢侄儿,里应外合地直接对吕氏集团发起突然攻击,平定了历史上的“诸吕之乱”,这相当于盖棺材盖的作用。

这里插述一句,刘邦在临终前就断定周勃是那个能保他刘姓江山的人,所以很多人把刘邦的识人之明奉为神话。其实,这也不过是阴差阳错而已!事实上,周勃在吕雉专政的时候就背叛了革命,背叛了誓言,人家只记住了白马之盟后面的一句,并没有把前面一句放在心上。所以说,利益才是人性之中最核心的东西,像誓言、信仰这些都不过是利益的遮羞布。

吕雉走错的这两步棋,足以让我们明白,人世间,往往伤害有多大,报复就有多重。吕雉抢走了多少利益,她的家族就要遭受多大的灾难。

对于吕氏家族最后悲惨命运的反思,还是那句话,如果你不能确保你永远是一个胜利者,就尽量不要把事情做得太绝,有时候给别人留点尊严和余地,也是给自己积点阴德和生机。

“诸吕之乱”是如何引爆的?

公元前180年七月,吕雉病重。每一个人面对死亡的时候,其实内心都是虔诚的,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嘛。吕雉不由自主地回顾了自己的人生并思考自己和家族的归宿,其内心充满忧虑。

为此,在她弥留之际,她做了临终前的最后一次人事任命,把赵王吕禄封为上将军,统御长安城内的北军,让梁王吕产统领南军。并用尽最后一丝气力对病榻前的吕禄和吕产交代了后事,大意是:高祖当年立下了“白马之盟”的誓言,但现在我们吕家封了这么多王爷、侯爷,别看我在世的时候,大家都一声不吭,其实有很多人心里都是不服的,现在我马上就要走了,你们得小心提防他们找你算账。所以你们必须牢牢掌握手里的兵权、守住宫门、守住小皇帝,这样才不会被他人所制。千万要小心,就连给我送丧你们都不要参加!

这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一生的经验和见识,是其敏锐的嗅觉与意识,更是其最后的智慧与灵感。吕雉的考虑和安排不可不谓是相当周全了。

然而,吕雉这么周详的布置终究是徒劳,因为生活并不会按照我们想象的逻辑进行,很多事情,我们猜得中开头,却猜不中结尾。

是年七月三十日,吕后逝世,遗命吕产为相国,吕禄女为皇后。吕家和军功集团开始正式撕破脸皮了。

至于吕雉为什么在临死前要冒险去得罪军功集团,其实她的核心想法可能还是让吕家掌握所有核心权力,然后围绕皇权打造一个铁板一块的权力体系,只要吕禄、吕产能在收缩战线的情况下坚守住几年,等到小皇帝长大,再挟天子以令诸侯,吕家的事情就好解决得多了。

所以吕后临终前再三嘱咐吕产和吕禄,千万千万把好军权,护卫好皇宫!这是咱们老吕家生存的根本!

但是,这终究是吕雉的一厢情愿。吕雉安排吕禄和吕产分别掌管南军和北军,那我们先来看看南军和北军分别是干什么的?南军是拱卫京都的,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首都司令部。北军是保卫皇宫、维护京城治安的,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首都武警部队。北军单兵作战能力强,南军则人员编制多。关键一点是,南军才是直属于皇权管理的,而北军肩负着京城治安,所以是归相权管理的。

吕雉也正是因为害怕自己死后,军功集团不配合自己吕家的工作,从而导致自己“守住皇宫、守住小皇帝”的战略部署落空,所以才安排自己侄儿强行掌管了南、北军,相当直接对军功集团宣战了。

形势明朗,大战一触即发。因为如果刘姓王爷和军功集团再继续隐忍待发下去,过不了几年,大家全部要掉到吕雉布置的大口袋里去了。

但吕雉一辈子算无遗策,她也没算准她的两个侄儿并没有把她的遗言理解透,也没有算准刘姓王和军功集团这两股曾互不感冒的势力会突然联合起来。

吕后刚死,早就心怀鬼胎的刘姓王们就开始有人坐不住了,首先出头的是刘肥的次子刘章,这家伙由于软禁在京城,自己又没继承权,唯恐天下不乱。他给自己的哥哥齐王刘襄写了封密信:“我从我老婆(吕家人)那里打探到了内部消息,诸吕想要作乱,大哥你快发齐国之兵来长安,我充当内应,到时候我们里应外合,一举破敌,待到诛尽诸吕后,我便拥你为帝。”

刘襄一想到这些年受到吕家那些窝囊气,一时气难平,毫不犹豫地举兵造反了。造反你不能没有名号呀,他们选取的名号正是“吕家人犯上作乱,他们要清君侧”。这便是历史上的“诸吕之乱”。

“诸吕之乱”正式拉开了序幕之后,一直躲在家里装孙子、装病、装傻、装糊涂、装老实……各种装的“司马懿们”——军功集团的大佬们终于开始大喊自己的孩子们:“快,扶我起来!属于大爷我的时机和舞台来了!”

当然,“诸吕之乱”被引爆,并不能直接等同吕氏家族最后一定会被灭族,权力游戏永远是讲究环环相扣的,世事如棋局局新,有很多因果细节还是要留待平定“诸吕之乱”的过程来体现!

思考与总结

“诸吕之乱”的引爆逻辑其实并不复杂,一是刘姓王爷被压抑太久了,逮到机会就要报复;二是军功集团遭受到了利益伤害,忍无可忍。

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根据它在生活方面做一些延伸,以便自己活得更加通透!

1、吕雉是聪明的人,她也一直在做聪明的事。她广封吕姓王的时候讲步骤、讲方法;她分配利益的时候有原则、有手段;她判断风险的时候有理智、有对策……但是,为什么像她这样的聪明人最后也会做傻事呢?因为聪明人终究也是人,她也要受人性的制约与制裁,她不甘心也不放心,害怕自己谋划一生的成果雨打风吹去。所以,她要铤而走险地再试一次。

2、为什么修炼自己往往是战胜对手的最佳途径?高手过招为什么讲究以静制动?因为一个人若是实力不够的情况下,胡乱出招、横冲直撞,迟早就会被别人按在地上使劲摩擦的。你以为你满世界耀武扬威,其实不过是在充分暴露自己的缺陷而已。

3、我们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时候,一定要设身处地站进去看,也要撇清情绪跳出来看。比如吕雉走的两步错棋,这其实是后人演算出来的结论,如果是站在吕雉当时的处境和立场上,她的那两步棋其实也不算是大错特错。毕竟每个人都是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寻求问题的最优解。

类似的道理一言难尽,只是希望大家通过这样一段历史,能更加理解历史和生活的逻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