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祝福语 三明治的做法 红烧排骨的家常做法 小米粥的做法 小龙虾的做法 大闸蟹的做法 鲜贝的家常做法 卷心菜的做法 苹果派的做法 冬瓜的做法大全家常菜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

企业总产值公式(79个公式,全了!工业会计公式汇总)

119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25 15:09:12    

1.工业总产值:

工业总产值=计算期生产的成品价值+计算期已经销售和准备销售的自制半成品价值+计算期已完工的对外承做的工业性作业价值(大修理价值)-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结存量差额价值

2.工业净产值:

生产法:

工业净产值=工业总产值-物质资料消耗价值

分配法:

工业净产值=工资总额+职工福利基金+税金±利润(亏损)+利息+其他

3.积累率:

积累率=积累基金/国民收入×100%

4.固定资产需要量:

某项生产设备需要量=计划期生产量/单位设备生产能力

用实物量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某项生产设备需要量=计划年生产量/单位设备全年有效工作时数×单位设备产量定额

单位设备产量定额=单位设备全年有效工作时间×单位时间的产量定额

单位设备全年有效工作时间=(全年日历数-节假日-设备检修停工天数)×每天工作班次×每班工作小时

用台时数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某项生产设备需要量=全年计划生产任务需用设备定额总台时/单位设备全年有效工作台时

=∑(计划年产品产量×单位产品台时定额×定额改进系数)/全年单位设备有效工作台时

(定额改进系数=计划年度小计新定额/单位允时定额×100%)

5.固定资产原值:

计划年末固定资产原值=上年末固定资产原值+计划年度增加固定资产原值-计划年度减少固定资产原值

6.应提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

应提折旧固定资产全年平均总值=1~12月各月应计提折旧的各项固定资产原值的月初余额之和/12

增减法,其计算公式为:

计划年度应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量=期初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平均总值+计划年内增加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计划年内减少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

式中:

年度内增加应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某月增加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该月增加应计提固定资产的当年使用月数)/12

年度内减少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某月减少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12-该月份减少应计提折旧固定资产的当年使用月数)/12

7.固定资产折旧率:

年折旧率=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始价值×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预计清理费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季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4=固定资产季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

固定资产季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4

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2=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

8.固定资产净值:

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已提折旧额

固定资产净值全年平均余额=1~12月各月月初、月末固定资产净值之和/24

9.固定资产结构:

固定资产的比重=某一类固定资产原值/全部固定资产原值×100%

10.固定资产增长率:

固定资产增长率=(本期增加的固定资产原值-本期减少的固定资产原值)/起初固定资产原值×100%

11.固定资产更新率:

固定资产更新率=本期增加固定资产的原值/期末固定资产原值×100%

12.固定资产退废率:

固定资产退废率=本期退废固定资产的原值/期末固定资产原值×100%

13.固定资产净值率:

固定资产净值率=期末固定资产净值/期末固定资产原值×100%

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固定资产净值率/综合折旧率

14.固定资产磨损率:

固定资产磨损率=期末固定资产折旧余额/期末固定资产原值×100%

15.在用固定资产占用率:

在用固定资产占用率=在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工业总产值×100%

=全部固定资产占用率×(在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全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占用率×(在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

全部固定资产占用率=全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工业总产值

16.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占用率:

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占用率=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工业总产值×100%

=全部固定资产占用率×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全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在用固定资产占用率×工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在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

17.低值易耗品摊销额:

净值摊销法:

低值易耗品摊销额=在用低值易耗品净值×摊销率

在用低值易耗品净值=在用低值易耗品计划成本-已经摊销数

分期摊销法:

低值易耗品月平均消耗额=(低值易耗品价值-预计残值)/预计可使用数

产品摊销法:

低值易耗品月平均消耗额=(低值易耗品价值-预计残值)/预定使用期内的预计产量×计算期月产量

五五摊销法:

领用时耗销额=在用低值易摊品计划成本×50%

报销时消耗额=在用低值易耗品计划成本×150%-残值18.材料需要量:

材料需要量=计划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计划产量×计划废品数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回收废料数量

=[计划产量/(1-废品率)]×材料消耗定额-(1-回收废料率)

19.辅助材料需要量

辅助材料需要量=计划产量*单位产品消耗定额

辅助材料需要量=上期单位产品产值(或工时)辅助材料消耗量×计划期产品产值(工时)××(1-压缩系数)

20.工具需要量

工具需要量=计划期工具消耗量+计划期末工具周转量-计划期初工具周转量

某种工具消耗量=计划期某种产品的计划产量×该单位产品某种工具的消耗定额

某种工具的消耗定额=制造一定数量的产品使用某种工具的时间/某种工具的寿命(分)

21.材料供应量

材料供应量=材料需要量+计划期末储备量-计划期初库存量-企业内部可利用资源

22.材料储备量

材料经常储备量

材料经常储备量=供应间隔天数×平均每日耗用量

材料保险储备量

材料保险储备量=保险日数×平均每日耗用量

材料最高储备量

材料最高储备量=(供应间隔日数+检验日数+使用准备日数+保险日数)×平均每日耗用量

或=经常储备量+最低储备量

材料最低储备量

材料最低储备量=(检验日数+使用准备日数+保险日数)×平均每日耗用量

材料平均储备量

材料平均储备量=(最高储备量+最低储备量)/2

材料季节性储备量

材料季节性储备量=季节性储备日数×平均每日耗用量

23.材料采购量

材料订购量=(订购时间+订购间隔期)×平均每日需用量+保险储备量-实际库存量-订货余额
订货点订购量=订货时间×平均每日需用量+保险储备量
24.材料采购次数:
材料采购次数=材料年需用量/经济采购批量
25.材料储备量对生产的保证率
材料储备量对生产的保证率(天)=材料储备量/材料计划每日消耗量
26.材料储备定额执行情况
材料储备定额执行情况=(材料实际储备量/材料计划每日消耗量)×100%
27.材料的平均单价:
移动加权平均法:

材料平均单价=[(以前结余+本批收入)×材料实际成本]/(以前结余+本批收入)×材料的数量
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

材料平均单价=[(月初库存+本月收入)×材料实际成本]/(月初库存+本月收入)×材料数量
28.材料价格差异率
按当月材料累计数计算

本月材料累计数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本月材料价格差异率=[材料价格差异额/(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价格+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价格)]×100%
材料价格差异额=月初结存材料的价格差异+本月收入材料的价格差异
=(月初结存材料的实际价格-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价格)+(本月收入材料的实际价格-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价格)
按当月发生数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本月材料价格差异率=(本月收入材料价格差异额/本月发出材料计划价格)×100%
本月收入材料的价格差异额=本月收入材料的实际价格-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价格按月初结存数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本月材料价格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价格差异/月初结存材料计划价格)×100%
按材料价格差异率和调整率的关系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

本月材料价格差异率=本月材料价格调整率-1
本月材料价格调整率=(月末结存材料实际价格/月末结存材料的计划价格)×100%
或=[(月初结存材料实际价格+本月收入材料实际价格)/(月初结存材料计划价格+本月收入材料计划价格)]×100%
发出材料应分配的价格差异额=发出材料计划价格×材料价格差异率
29.材料年平均仓库保管费
材料年平均仓库保管费=该种材料单价×材料保管费率
材料保管费率=(材料年保管费/材料平均储备价值)×100%
材料消耗总量

某种产品材料总消耗量=本期投料量+期初在制品、半成品未入库成品的折料量-期末在制品半成品未入库成品的折料量
本期投料量=本期领料量-退料量
本期投料量=本期领料量+期初领而未用的余料量-期末领而未用的余料量
期末在制品、半成品未入库成品的折料量=∑期末各种在制品、半成品未入库成品的结存量×材料消耗定额
30.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
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材料消耗总量/产品产量
31.材料消耗定额执行情况指标
一种产品消耗一种材料,其计算公式为:

材料消耗定额执行情况指标=(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单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100%
一种产品消耗多种材料,其计算公式为:

材料消耗定额执行情况指标=[∑(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计划价格)/∑(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计划价格)]×100%
多种产品消耗一种原材料,其计算公式为:

材料消耗定额执行情况指标=[∑(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实际产量)]×100%
32.原材料利用率:
原材料利用率=产品中所包含的原材料数量/生产该产品的原材料总消耗量×100%
原材料利用率=产品产量/生产该产品的原材料消耗总量×100%
33.原材料损耗率:
原材料损耗率=原材料的工艺性损耗重量/消耗的原材料重量×100%
34.原材料综合利用率:
原材料综合利用率=不同规格零件净重之和/不同规格零件消耗原材料总重量×100%
原材料综合利用率=(主产品重量+副产品重量)/原材料总消耗量×100%
35.废料利用率:
废料利用率=(副产品重量/废料重量)×100%
36.原材料利用定额完成情况
原材料利用定额完成情况=实际利用率-定额(计划)利用率
37.原材料消耗定额完成率
原材料消耗定额完成率=(实际消耗/消耗定额)×100%
38.原材料节约量:
原材料节约(或耗损)数量=(实际单耗-消耗定额)×报告期产量
39.原材料代用节约额
原材料代用而节约的材料数量=原用原材料单位产品消耗量×用代用品生产的产品产量
材料的材料金额

原材料代用而节约材料金额=(原用原材料生产的单位产品原材料价值-代用品生产的单位产品原材料价值)×用代用品生产的产品产量
40.材料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额
材料供应量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额,其计算公式为:

材料供应量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额=(材料实际购入量-材料计划购入量)/单位产品材料计划消耗量
材料储备量对产量的影响额,其计算公式为:

材料储备量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额=(材料实际储备量-材料计划储备量)/单位产品材料计划消耗量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额,其计算公式为: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变动对产量的影响额=(材料实际消耗量/单位产品材料实际消耗量)-(材料实际消耗量/单位产品材料计划消耗量)
41.生产设备需要量
生产设备需要量=(计划生产任务/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100%
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单台设备的工作时间×单位时间的产量定额
42.设备的生产能力:
某设备的生产能力:

某设备的生产能力=单项设备的生产能力×该类设备的数量×规定的全年开动时间
单项设备的生产能力=设备的作业时间数×单位时间的产量定额
同类设备的生产能力:

同类设备的生产能力=同类设备台数×设备有效工作时间×每一台产量定额
=(同类设备允数×设备的有效工作时间)/单位产品的台时定额
设备的有效工作时间=(日历天数-节假日)×日制度工作时间-设备修理停歇时间
设备组的生产能力

设备组的生产能力=(设备组的设备台数×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单位产品台时定
额×改进压缩系数)
设备组的生产能力=(设备组的设备台数×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单位代表产品台时定
设备有效工作时间=(日历日数-节假日)×班次×每班工作小时数×(1-设备停修率)

43.年末的设备生产能力:

年末的设备生产能力=年初生产能力+本年新增加的生产能力-本年减少的生产能力
设备的年平均生产能力=年初生产能力+新增的年平均生产能力-减少的年平均生产能力
新增的年平均生产能力=新增设备的年生产能力×(自投入生产到年底的日历日数)/365
减少的年平均生产能力=减少设备的年生产能力
44.锻锤生产能力
锻锤生产能力=锻锤每小时锻件产量(吨/时)×全年有效工作小时
化铁炉生产能力
化铁炉生产能力(吨/年)=化铁炉每小时产量(吨/小时)×全年有效工作小时×改进系数
改进系数=1-(自然损耗率+浇胃口残头等消耗率+废品率)
45.电弧炼钢生产能力
电弧炼钢生产能力(吨/年)=炼钢炉容量(吨)×(全年有效工作时间/炼钢周期)×改进系数
46.3生产面积生产能力
生产面积生产能力=(现有生产面积×制度工作时间)/(单位产品占用生产面积×单位产品占用时间)
47.生产面积负荷系数
生产面积负荷系数=完成生产任务所需生产面积的平方米小时数/现有生产面积的平方米小时数
设备的全年计划总台时数
设备的全年计划总台时数=日历台时数×(制度台时数/日历台时数)×(计划台时数/制度台时数)
=日历台时数×日历台时数利用率×制度台时数利用率

48.设备台时平均产量设备台时平均产量=按定额工时计算的产品产量/(设备平均数量×每台设备工作小时数)
完成计划任务所需设备台时数
完成计划任务所需设备台时数=各种产品计划产量×单位产品台时定额
49.设备组的有效台时数:
设备组的有效台时数=设备组的设备数量×单位设备有效时间
50.设备的时间潜力:
设备的时间潜力(台时)=使用设备台数×平均每台不必要的停台时间
51.设备的能力潜力:
设备的能力潜力=设备设计能力的台时产量-设备的实际台时产量
52.设备的时间增长潜力:
设备的时间增长潜力=设备时间潜力×实际平均台时产量
53.设备能力增长潜力:
设备能力增长潜力=每台设备能力潜力×设备可能利用的台时数
设备可能利用的台时数=设备实际运转台时数+设备时间潜力(台时)
54.设备全部增长潜力:
设备全部增长潜力=设备时间增长潜力+设备能力增长潜力
55.设备平均数:
报告期设备平均数=∑报告期每日拥有的设备数量/报告期日历日数
=期初设备数量+(报告期增加设备台日数)/报告期日历日数-(报告期减少设备台日数/报告期日历日数)
56.实用设备安装率:
实有设备安装率=已安装设备台数/实有设备台数×100%
57.已安装设备完好率:
已安装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台数/已安装设备台数×100%
58.已安装设备利用率:
已安装设备利用率=实际使用的设备台数/已安装设备台数×100%
59.完好设备使用率:
完好设备使用率=实际使用设备台数×完好设备台数×100%
60.设备时间利用率:
设备时间利用率=实际作业时间/最大可能利用时间×100%
61.设备日厉台时利用率:
设备日历台时利用率=实际工作时间/日历时间×100%
=实际使用台时/已安装设备或实际使用设备的日历台时数×100%
平炉日历时间利用率=炼钢作业时间/(日历时间-冷炉大修理时间)×100%
62.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
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实际使用台时数/制度工作台时数×100%
制度工作台时数=已安装设备台时数(或实际使用设备)×制度工作日数×工作班次×每班次工作小时
63.设备计划台时利用率
设备计划台时利用率=(实际使用台数/计划使用台数)×100%
计划使用台数=计划使用设备×设备计划使用的时间
64.设备综合利用指标
设备综合利用指标=设备时间利用指标×设备能力利用指标
65.高炉综合利用率
高炉综合利用率=生铁产量(吨)/[有效容积(立方米)×(日历昼夜数-大中修理昼夜数)]
=[生铁产量(吨)/(有效容积×实际作业昼夜数)]×[实际作业昼夜数/(日历昼夜数-大中修理昼夜数)]
=高炉生产效率×高炉时间利用率
66.平炉综合利用率
平炉综合利用率=合格平炉钢产量(吨)/[炉底面积(平方米)×(日历昼夜数-大修理昼夜数)]
=平炉生产效率×平炉时间利用率
平炉生产效率=合格平炉钢产量(吨)/(有效面积×实际作业昼夜数)
平炉时间利用率=实际作业昼夜数/(日历昼夜数-大中修理昼夜数)
67.设备现代化的费用节约额
设备现代化的费用节约额=采用新设备后的单位产品成本降低额×计划产量+(单位产品出厂价格-采用新设备后的单位产品成本)×实际比计划增加的产量
68.设备修理工作量
设备修理工作量=设备的修理复杂系数×一个修理复杂系数的工时定额
69.设备修理停歇时间
设备修理停歇时间=设备修理工作量(工时)/(一个轮班参加修理的工人数×每个轮班工作时间×轮班次数)
70.设备维修材料消耗定额
设备维修材料消耗定额=用于设备大修理的材料实际消耗量/单台设备修理复杂系数
71.设备平均在修日数
设备平均在修日数=各台设备在修日数之和/修完设备的台数
72.单位产品的设备维修费用
单位产品的设备维修费用=设备维修费用/产品生产量
73.设备维修费用效率
设备维修费用效率=(产品生产量/设备维修费用)×100%
74.设备维修计划完成率
设备维修计划完成率=(报告期累计完成检修台数/本年计划检修台数)×100%
75.设备修理质量平均等级
设备修理质量平均等级=[∑(质量等级×修理完毕的各等级设备数)]/∑修理完毕的各等级设备数
76.设备修理返修率
设备修理返修率=(修理设备返修台数×/修理设备送检台数)×100%
77.设备泄漏率
设备泄漏率=(泄漏点总数/静密封点总数)×100%
78.设备故障率
设备故障率=(设备故障停歇时间/设备开动总台时)×100%
79.设备事故率
以设备事故次数与实际开动的设备台数对比,其计算公式为:
设备事故率=报告期设备事故次数/报告期实际开动的设备台数

以设备因事故停开台时与设备实际开动台时对比,以百分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设备事故率=(报告期设备事故停开台时/报告期设备实际开动台时)×1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