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祝福语 三明治的做法 红烧排骨的家常做法 小米粥的做法 小龙虾的做法 大闸蟹的做法 鲜贝的家常做法 卷心菜的做法 苹果派的做法 冬瓜的做法大全家常菜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

三夏是哪三夏(乡土散文:“三夏”记忆)

21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07 10:39:12    

追寻“三夏”记忆

当前,农业生产全面全程机械化,“三夏”(夏收、夏种、夏粮入库)是一件方便、轻松、快捷的事。可是,在四、五十年前,人们用最原始的劳动工具、最传统的劳动方式完成“三夏”,你知道要干多少活,流多少汗,吃多少苦吗?

我出生在农村,记得十二三岁放暑假,农村最繁忙的“三夏”劳动开始了。我与生产队的农民一起下地劳动,亲眼见证了农民伯伯面朝泥土背朝天辛苦劳作的全过程,品尝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

夏粮开镰收割时,当时几乎没有任何一件与现代沾边的工具,最先进的算是脚踏打稻机,有的村还是用最原始的稻桶打谷更加辛苦,稻谷全靠农民肩挑背驮来运输,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清苦生活。农民伯伯脚陷入水田里,一手笼着水稻的底部,一手挥舞着镰刀,每个人都在重复着这一动作:弯腰收割水稻。一小捆一小捆地整齐的水稻间隔排列在稻田里,然后大人轮番捧着一捆水稻在打稻机或稻桶里摔打脱粒,这是一件又脏又累的体力活。等到中午时分,大人把稻谷装到箩筐里,饿着肚子、挑着谷子到生产队的晒场晾晒。接着用大竹筛子,把谷子里的稻叶、杂草筛了出来,接下来就是“扬谷子”了,把秕谷扬出去,剩下都是金黄、饱满的谷子。“扬谷子”全靠风力,聪明的人们把装着谷子的簸斗提到头顶慢慢地倒下去,借助风力,秕谷被风吹到一边,饱满的谷子垂直落下,慢慢地堆起一个金灿灿的粮食堆子。有的使用风车,直接重谷子与秕谷、杂物分开,虽然也是体力劳动,这比“扬谷子”轻松得多。

“夏粮入库”是生产队重中之重的任务,如我的家乡高岙村300多户,1500多人,粮田面积800亩,每年需上缴公粮14万至15万公斤。夏收时节,公社驻大队干部、大队干部发动男女老少全部出动,边收割,边翻晒,到太阳下山时,农民用肩挑、板车拉把饱满的金黄的谷子运输到马屿粮站入库。但翻晒谷子并不是天天那么顺利,夏天经常有雷阵雨,如果晒场上人手不够,“抢雨”不及时,晒干的谷子往往又被暴雨打湿了,当天公粮入库不能完成,生产队长就会被挨批,第二天的任务就更加艰巨了。即使晒干的谷子,运到粮站也不一定被验收通过,也有以谷子水分过高、秕谷过多被退回来,第二天重新翻晒、重新扬谷子,真是累苦的要命。但当时的政策,没有一个村欠国家一斤公粮,就是自己没得吃也先缴纳公粮。

吃饭是农民的主要问题,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亩产量很低,肥沃的良田亩产也只有两百多公斤左右,那么多公粮上交国家后,剩下的谷子也是不多,生产队隔三差五晚上分口粮(按大小、人口分谷子)给农户,队长拿着杆秤,会计报每户稻谷的数量,农户把饱满的金黄的谷子挑抬回家的时候是最高兴的。“补助工分”的家庭,往往分到的谷子质量比长期田间劳作的农户差,因为他们没有劳动力在田间劳动,有的人认为是白吃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一现象一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实施才结束。

稻子收割完毕,夏粮入库完成任务后,农民紧接着夏种,农民忙着耕地、拔秧、插田。生产队有的一头水牛、有的两头水牛耕田,为了赶时间插秧,有的生产队曾动用9个正劳力拉着铁犁犁翻的土块,然后犁面(用刀割脸;犁平,最后在7月底必须完成插秧任务。现在已经见不到传统原始耕田及插秧的过程,只是留在老一代农民的心中。

改革开放数年后的一个夏天,我冒着酷暑实地了解了农民的“三夏”工作,这时农民已经从人民公社的捆绑中解放出来,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生产积极性,不仅完全解决了吃饭问题,而且还有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更让人欣喜的是,农村粮田流转催生了种粮大户,如马屿的项宝荣最多时,承包约3000亩粮田,“三夏”全部实现机械化。

夏收、夏种、夏粮入库是一道道复杂繁琐的工序、每年不停地忙碌,周而复始,不论雨打日晒,从不间断。而今想来,儿时记忆里的农耕不失为一种文化,一种原汁原味的农耕文化,有趣而难忘。

现在,我再次来到曾经熟悉而又陌生的稻田里,看到的是农机手机械化收割早稻,再多的良田、再多的水稻,也不过是小菜一碟,费不了多少人力和时间就能让早稻颗粒归仓。而昔日的劳动工具——打稻机、稻桶、镰刀,很难寻觅其踪影。2006年1月1日起,我国废止《农业税条例》,全面取消农业税,中国延续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由此终结。农民再也不需要缴纳“粮食征购”与所谓“加价粮”,农民负担重得到根本性扭转。过去的苦力劳动已经成为历史,农民都过上幸福的好日子。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三夏”的记忆将永远储存在我的脑海里,正是有了往昔的记忆,有了过去和现在的对比,才让我们更加珍惜粮食,心存感恩,知足惜福。


审阅:张贤德

简评:文章真实地反映了农民昔日“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场景,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政策带来的喜人变化。

终审:严景新


作者:陈桂芬,浙江瑞安人,副研究员职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散文学会会员,瑞安市作家协会理事,著有文集《瑞安写真》《我是瑞安人》《高峯细语》《高峯人生》,评论集《陈桂芬评论集》等,主编《与爱同行》。

编辑:卜一


本头条每日刊发作品优选纸刊《中国乡村》杂志,凡上刊者免费包邮赠送样刊

投稿必须原创首发,投稿邮箱:zxmtth@126.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