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站桩养生,就不得不去说它的呼吸方式。站桩到底采用什么样的呼吸方式才是最好的呢?胸式呼吸、腹式呼吸、逆腹式呼吸、顺式呼吸、胎吸等等,众说纷纭,而且都说得头头是道的。至于到底哪个才是站桩最好的呼吸方式,我觉得我们只要搞清楚三个问题,就能自己判断出来了。哪三个问题呢?
1.胸廓的生理组成;
2.呼吸动作是怎么实现的;
2.站桩的结构原理。
胸廓的组成
我们的胸廓应该是人体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因为包裹着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一个是供血的心脏,另一个是供气的肺部,还有造血藏血的肝脏及运化气血的脾脏。胸廓的组成,我们来看一下下面这个图。

胸廓的骨架组成
从图中可以看出来,我们的胸廓主要是由12对肋骨、胸骨、脊柱围成的中空结构。并且在每一根肋骨之间都有较宽的间隙,间隙之间连接着很多的肋间肌,而我们的呼吸运动就是通过这些肋间肌和附着于肋骨以上的其他肌肉群的伸缩来实现的。

参与呼气和吸气的各个肌肉群
呼吸动作是怎么实现的?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吸气的时候,是胸锁乳突肌、斜角肌、肋间外肌收缩用力,使得肋骨向斜上运动,从而增加胸廓的空间容量,肺部得以吸收更多的空气。呼气的时候,胸锁乳突肌、斜角肌、肋间外肌放松伸长,肋间内肌、收缩用力,把肋骨拉回原来的位置。这个过程中,整个呼吸肌的运动都受肋间神经的支配。

肋间外肌

肋间内肌
而横隔肌的运动也有自己的规律。膈肌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属于纤维结构。顶上有肌腱穹顶,就像一个大盘子把我们的胸腔和腹腔分隔开来。当人体吸气时,横膈肌就会收缩用力,辅助其他呼吸肌共同作用,产生负压,使得胸廓的容积变大,使空气通过口、鼻和气管流向肺部,因此吸气横膈膜在吸气是是向下移动的。呼气时,横膈膜放松后就会向上移动,辅助其他呼吸肌共同作用,使得胸腔容积逐渐减少,肺的张开得到释放,产生收缩,气体排出。隔肌的这个运动过程是受颈神经和隔神经的支配。

横膈膜
从以上的胸腔及呼吸运动的生理结构,我们可以了解到,日常状态下,我们的吸气和呼气都是由于相关肌肉的收缩受力产生胸廓肋骨的位置移动,来实现空气的进出的。
站桩对呼吸运动有什么影响呢?
我们站桩的时候,要求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全身肌肉要松弛下来。其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减少肌肉收缩带来的能效消耗;第二个,是精神意念上也要放松下来。其目的同样是最大程度减少大脑思考带来的能量消耗(根据研究,大脑能量消耗占到人体总消耗的20%~30%之间)。

从这两个要求来说,全身心放松之后,上面篇幅说到的和呼吸相关的各个神经系统都处于休假中,骨架也处于下沉放松的状态。而主要的呼吸肌,胸锁乳突肌、斜角肌、肋间外肌就会处于放松状态,那么我们在吸气的时候,就不会收缩用力去拉住肋骨向斜上方运动,这样的话,肺部想要吸入空气,就只能让横膈膜向下移动来加大肺部的容量。
而横膈膜向下自动就势必会挤压腹腔中的脏器,肝脏、胆、脾脏、肠道、肾、子宫、前列县(错别字替代的)等等,这样的话,就会使得腹腔容量减小,腹压增大,进而推动小腹向外隆起,来保持胸腹部压力的均衡。这就是整个腹式呼吸过程中,吸气的运动原理了。
反过来,呼气的时候,因为肌肉处于放松状态,肺部的空气要想排出体外,只能从小腹的收紧凹陷来挤压内脏,从而加大腹内压,推动隔肌向上移动,挤压肺部来产生压力,空气得以排出。

腹式呼吸
怎么看待站桩时的腹式呼吸
所以说,站桩的身心放松就会自然生成腹式呼吸。如果你站桩不是采用的腹式呼吸,那只能是一个原因,就是身心还没有松下来。这个时候,你千万不能人为的用意念去控制你的呼吸形成腹式呼吸。
为什么呢?如果你刻意去控制的话,你肯定是是需要用到一些肌肉协助的。这样的话,你就会与平时的习惯相反,你就会感觉不适应,不舒服,呼吸的节奏一下子顺不过来了。这就是很多人站桩一采用腹式呼吸就憋闷,心发慌,头发晕,气喘的原因了。
所以,虽然站桩是腹式呼吸,但它是时间积累到一定程度,身体的肌肉、神经、心意已经能够主动放松下来之后,自动产生的。是时间换空间、量变得来的质变。初学者们千万不要急于求成,否则适得其反。

腹式呼吸有什么好处呢?
腹式呼吸具有非常好的养生作用。
1.腹式呼吸,是吸气时横膈膜下降带动肺部空间加大,就会使得肺部的中下肺叶和肺泡就能够获得充分的展开。这就使得空气能够于更多的肺泡充分接触,提高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效率。

胸式呼吸只有上部肺叶工作

腹式呼吸能让中下肺叶参与工作
2.更多的肺部组织参与工作,能够更好的锻炼肺,提高肺的工作能力和健康水平,减少人体受到有害空气伤害的几率。
3.更好的空气交换效率能够让呼吸变得更加深沉,减小肺的工作压力,提高血液中的含氧量,降低呼吸频率和心率,对于心脏和肺部具有很好的保建(错别字代替的)功效。
4.腹式呼吸是依靠腹部的起伏增加腹内压,对于脏腑有很好的按摩效果,可以让内脏更加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