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祝福语 三明治的做法 红烧排骨的家常做法 小米粥的做法 小龙虾的做法 大闸蟹的做法 鲜贝的家常做法 卷心菜的做法 苹果派的做法 冬瓜的做法大全家常菜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出自哪个兵法(《孙子兵法》中的一句话,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害死了多少名将。)

31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01 20:30:18    

“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这首诗是说,美人跟名将一样,大多难以安享白头晚年!

古代名将很多,但是,他们中大多都被杀,而且杀他们的,都是他们所孝忠的皇帝,比如岳飞、周亚夫、韩信、白起、李牧、蓝玉、年羹尧等。

名将为什么难以安享晚年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相信了《孙子兵法》中的一句话,“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这句话基本上每个人都听过,而是都奉为真理,认为是对的啊,“武将带兵在外,皇帝又不懂打仗,又不了解战场变化,怎么能远程指挥呢?那不是瞎指挥吗?打仗就应该听武将的。”

是的,这么说好像没问题,但是,对于皇帝来说,问题就太大了。

武将有个外号,叫做“爪牙”,《三国志》中有一段话,关羽张飞是爪牙,

“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视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麋竺、简雍为宾友。”《三国志》

爪牙的原意指动物的尖爪和利牙,比如狼、虎,古代的意思是得力帮手的意思,属于褒义词,只是后来成了贬义词。

张飞

武将带兵,就是皇帝的利爪,只负责撕咬,不负责思考。

对皇帝来说,打不打、怎么打、怎么样调度,那是我思考的问题,你只负责打仗,怎么样打赢,那是武将思考的。

如果你敢越权,敢不听调遣,敢叫我怎么做,敢把军队玩成私家军,那就是死罪了。

很多人看到唐玄宗让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就认为唐玄宗太信任安禄山了,但是,唐玄宗让王忠嗣身兼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当然,王忠嗣最后也不听话了。

王忠嗣

唐玄宗命令王忠嗣攻吐蕃石堡城,王忠嗣认为石堡形势险固,吐蕃举国之力镇守,不宜轻举妄动,于是上奏唐玄宗,唐玄宗认为,王忠嗣不听话了,命令董延光攻打石堡城,结果没有按期攻下。

看起来王忠嗣是对的吧?但是,对皇帝来说,不听话比损兵折将更可怕,损兵折将事小,武将造反就是天大的事了,王忠嗣差点就被杀了,最终郁郁而终。

岳飞有个故事,就是岳飞朱仙镇大捷后,赵构不想他继续作战,于是连着下了“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造成岳飞功亏一篑,

赵构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

这个故事本来是想吹岳飞,贬损赵构的,但是,一个武将需要十二道金牌才能召回来,说明两个问题。

一,岳飞不听调遣,不听话了。

二,这支军队只听岳飞一人的,完完全全的一支私人军队,军中没有人制约岳飞了。

不要说岳飞是忠臣,不可能造反的,你造不造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造反的实力。

汉文帝和周亚夫“细柳军营”的故事,大家都听过,

公元前158年,匈奴撕毁合约,衰落6万,兵分两路,南下入侵大汉,杀了不少老百姓,抢掠财物和人口,汉文帝急忙调兵抵抗。

除了派令勉为车骑将军,率军进驻上党(山西),让苏意帅兵镇守代地,将军张武屯兵北地,

汉文帝不放心,又让河内太守周亚夫屯兵驻守细柳,徐悍驻棘门,刘礼驻霸上,保卫长安安全。

后来匈奴退去,汉文帝到军营去劳军,先去的霸上和棘门,汉文帝驾车长驱直入,离开时将军一路送出大营。

汉景帝临死前赐死周亚夫

当文帝到了周亚夫的细柳军营,细柳军营的士兵官吏身披铠甲,精神抖擞的拿着长矛站的笔直。天子的先头卫队到了,被站岗的士兵拦着,不让进入军营,先头卫队说:“天子将要到了,请你们开门迎接”,军营守门的军官说:“将军命令说:‘军队中听将军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令。”。

过了不久,文帝就到了,还是不能进入军营。于是文帝就派使臣拿着符节进入军营,下诏令给周亚夫:“皇帝想要进军营慰劳军队,请你开门迎接。”周亚夫这才传话打开营门。

营门的军官对跟随的车马上的人说:“将军有令,军营中不能驱马快跑。”于是天子就控制马缰绳慢行。

到了将军营帐,见到了周亚夫,周亚夫身披盔甲,手执兵器行礼说:“穿戴铠甲头盔的军人不行跪拜之礼,请求用军礼拜见。”天子被感动了,

汉文帝离开军营后,随行大臣认为周亚夫太无礼了,居然不让皇上进,汉文帝说:“这是真正的将军啊!先前霸上、棘门军营,他们治军如同儿戏一样,至于周亚夫,匈奴能够侵犯他吗?”

听起来是很美好的故事吧?周亚夫治军有方,受到了皇帝的表扬,但是,汉文帝怎么想的呢?

汉文帝只会想,我让你治军,治军严没错,但是,你把军队治成了只听你的,岂不成了你的私家军了?

要知道,周勃发动诛杀诸吕之乱时,也是没有军权,而是凭借个人威望夺得兵权叛乱的。

现在他的儿子治军,又把军队治理成私家军了,如果他要造反,那怎么办呢?

《汉武大帝》里也有个片段,汉武帝去卫青的军营劳军,发现士兵们高呼“卫将军”,没人理汉武帝,卫青一声令下,士兵们立马停止呼喊,汉武帝脸色一沉,

同样的故事,《雍正王朝》里也有,年羹尧带着手下将领们去面圣,雍正帝看到天气炎热,让将领们“卸甲”,却没人听他的,年羹尧一句“卸甲”,将领们马上卸甲。

雍正让卸甲

雍正

雍正让年羹尧手下将领卸甲

看起来治军有方,实际上武将只听年羹尧的,这就很可怕了。

皇帝信任你,让你治军,带兵打仗,不是让你把军队管成了私家军。

有人会说,周亚夫、王忠嗣、岳飞、蓝玉、年羹尧都是忠臣,不会造反的,是皇帝太多疑了,不信任武将造成的。

安禄山造反之前,不是忠臣?司马懿造反前,不是忠臣?赵匡胤造反前,不是忠臣?

每一个反贼,造反之前都是忠臣,不然也不会掌权,皇帝也不会让他们带兵的。

忠臣和反贼,往往只有一念之差,他们是否忠于皇帝,往往不是道德约束的,而是实力的对比。

皇帝让你带兵,你把军队带成了你自己的,这怎么也说不过去吧?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这句话原来的意思是,将领远征在外可以应急作战,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以免贻误战机。

《孙子兵法》中原文

因此还有一句话叫做“安有千里而求战者乎”,怎么能远在千里之外而向君王请战的呢?这肯定是行不通的。

但是,很多武将没有理解充分,又把这句话当真理了。

皇帝看来,武将就是一把刀,皇帝是捉刀人,武将不听话了,就相当于这把刀自己会动了,你是皇帝,你怕不怕呢?

历史上被杀的武将,大多都是这个原因,而自己到死都不知道为什么被杀。

刘邦为什么讨厌韩信?不就是因为让韩信带兵救援,韩信拒不执行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