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祝福语 三明治的做法 红烧排骨的家常做法 小米粥的做法 小龙虾的做法 大闸蟹的做法 鲜贝的家常做法 卷心菜的做法 苹果派的做法 冬瓜的做法大全家常菜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

史湘云判词分析(倒叙解读《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之史湘云)

36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1-14 18:12:21    

《红楼梦》中的史湘云活泼、豪爽、心直口快、性格鲜明,从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也正是因为书中对她浓墨重彩的描写,反而使得对她影射何人作出定位和判断,更加不易。原因是关于她的信息量越多,往各个方面的意会和理解也就越多,看上去仿佛都能自圆其说,其实都难自圆其说。

但是,在对“金陵十二钗”判词的倒叙解读中,就很容易对其作出准确的定位了:因为在倒叙中,史湘云的判词排在迎春、妙玉之后,而迎春判词暗隐南明弘光时期,妙玉判词暗隐隆武时期,随其后者,也只有绍武帝朱聿鐭和永历帝朱由榔了。其中绍武时期只存在了四十二天,于南明没有产生任何积极的意义,虽然绍武帝是明朝第十九位皇帝,南明四帝之一,但后世谈起南明,时常会有意无意地将其忽略,习惯地称“南明三帝一监国”。同时,史湘云在书中所占用的篇幅及重要性,也不可能是暗隐只存在四十二天的绍武朝,而只能是延续十六年的永历政权。

那么史湘云的判词是否能证明和解释出是对朱由榔时期的隐寓呢?

且看关于她的判词和曲子:

后面又画几缕飞云,一湾逝水。其词曰: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乐中悲》: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上,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在理解、解读这些画、判词和曲子之时,必须遵从谶纬之法,切不可只看表面文字,望文生意。也就是说,它们就象《推背图》里的图、谶、颂一样,是利用预言和隐语的形式,在隐寓一些事物。比如说“画几缕飞云,一湾逝水”,仅仅理解成是在指“湘云”这个名字,那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判词中的“湘江水逝楚云飞”,曲子中的“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进行的重复与加强,告诉我们,“湘云”这个名字是对其人生和最终结局的概括。

可以看出:“几缕飞云”也就是“楚云飞”,“楚云飞”是从宋玉的《高唐赋》中楚王在云梦泽梦到与巫山女神相会的故事而来。而“云散高唐”又直接把“高唐”点出,可见,画中的“几缕飞云”,判词中的“楚云飞”,曲子中的“云散高唐”,都与宋玉的《高唐赋》有关,如此强调《高唐赋》究竟有何深意呢?

从“飞云”“云飞”“云散”中,让人感受到的绝非吉庆,只有悲凄。

第七十六回“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中,史湘云和林黛玉联句,联出“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时,湘云叹道:“诗固新奇,只是太颓丧了些,你现病着,不说作此过于清奇诡谲之语。”

读到此处,给人一种凄冷、窒息的感觉。“冷月葬花魂”无法不让人想到黛玉埋香冢,写《葬花吟》:

黛玉的生日二月十二是“花神的生日”,而她埋香冢、写《葬花吟》那天四月二十六日是芒种节,是饯花神之日,所以埋香冢无疑是埋她自己,《葬花吟》也意味着是对自己的祭奠。

更重要的是,四月二十六日交芒种节,与农事有关,是在暗指这一天为朱姓得姓始祖炎帝朱襄氏的生日,因为炎帝也被称为神农氏。而书中又清楚地记录着,四月二十六日的三十七天之前,也就是宝玉中魇魔法而昏死过去那天,为三月十九日,即大明朝覆亡之日。

由此可知,《葬花吟》和“冷月葬花魂”的真正指向,都是三月十九日大明朝灭亡;那么与“冷月葬花魂”相对应的“寒塘渡鹤影”指向又是什么呢?

最合理的答案,是在隐指史湘云的最后归宿,更准确地说,与其死亡归宿有关。而这里的“寒塘”,其实就是画里的“几缕飞云”,判词中的“楚云飞”,曲子中的“云散高唐”。

也就是说,我们在表面上看到的所谓宋玉的《高唐赋》只是幌子和一种引导,实际上,史湘云人生的最后终点,与“高唐”二字有着紧密的连系,才是真的。而永历帝朱由榔,被吴三挂杀害后,恰恰正是被葬在了贵州都匀的高塘山。由此可见,“高唐”就是隐指高塘山。“冷月葬花魂”暗隐着大明朝的覆灭,“寒塘渡鹤影”暗隐着南明政权的消亡。

当初,朱由榔随其父桂王朱常灜就藩于湘江水畔的衡州(今湖南衡阳),后被崇祯帝封为永明王;朱由榔遇害后,被扶纲偷偷葬在了高塘山,因而,书中便以宋玉《高唐赋》中楚王梦中与能行云布雨的巫山神女相会之故事,引伸出“飞云”“楚云飞”“云散高唐”,来暗示朱由榔葬于高塘山。所以,“湘云”之“湘”暗指朱由榔的当初与开始,“云”暗指朱由榔的死亡与结局。

其实,书中这种暗隐开局与结局、起始与终点的二元化描述,在史湘云的故事中,表现得最为突出。不但“湘云”这个名字,还有画中的“几缕飞云,一湾逝水”、判词中的“湘江水逝楚云飞”、曲子中的“云散高塘,水涸湘江”是这样,史湘云的两个叔叔史鼐、史鼎和卫若兰、她与翠缕讨论阴阳、及“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亦是如此。

第三十一回“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中,湘云与翠缕谈论“阴阳”时,在蔷薇架下拣到宝玉丢失的金麒麟。此处脂批:“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为此,红学界普遍认为,这是暗指史湘云与卫若兰有婚配之实。从表面上看如此理解似乎是行得通的,但这只是未解其中隐义的猜测。

湘云和翠缕所论“阴阳”,代表着反与正、终与始、亡与生的转换关系,其作用是暗示和提醒“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的隐义究竟该怎么理解。脂批“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亦是在作同样的提示。

脂批之语,其实隐藏的是一个“西狩获麟”的故事:春秋时期,鲁衰公在狩猎时,捕获一物,因不识,就命人抬到孔子那里去求教。孔子叹道:“麟也!胡为乎来哉?”随之“反袂拭面,涕泣沾衿”。相传,正编修《春秋》的孔子从自辍笔,并于两年后(前479)去世。

而关于孔子出生也有一个传说:就是当初,其母颜徵在,于尼丘山遇见了麒麟后,才生下了孔子。

所以说,脂批是以孔子“因麒麟而生,因麒麟而死”,来暗示“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真正的隐寓是什么。

其实“白首双星”是来自于西晋潘岳写给石崇的一首诗:“春荣谁不慕,岁寒良独希。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

这里的“白首同所归”本来是形容两个人友谊的长久,岂料中书令孙秀看中了石崇的爱妾绿珠,想占为己有,绿珠跳楼至死不从。孙秀假传诏书逮捕了石崇,孙秀又记恨潘岳从前打骂过自己,于是将潘岳也逮捕与石崇一并处死。而使“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变成了应验的谶语。所以“百首双星”暗指的是死亡归宿。

那么“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具体在隐寓什么呢?

自古以来,广东省就盛行麒麟舞,被称为“麒麟舞之乡”,而朱由榔称帝的肇庆府,有个封开县的“麒麟白马舞”亦转承了千年。同时肇庆之“肇”,与之前所名端州之“端”,都有“起始、开端”之意,所以,“因麒麟”是喑指朱由榔在广东肇庆称帝。

书中写史湘云二叔父名史鼐,也是有隐寓的:“鼐”本指大鼎,上面的“乃”字是“重复”之意,隐喻朱由榔即位之初与朱聿鐭两帝并立;其二叔父名史鼎,是隐指肇庆境内的鼎湖山,相传,朱由榔曾数次跓跸鼎湖山避暑。

而“卫若兰”也确实与“白首双星”有关,但不是指他与史湘云后来有婚姻之实,而是暗隐永历帝的葬身处高塘山。因为高塘山在都匀卫境内,都匀卫原名“都云卫”,春秋战国时期,都云卫隶属于古“且兰国”,因而书中虚构出“卫若兰”这个名字,来暗隐永历帝葬于“且兰”国境内都云卫的高塘山。

下面咱们来说说史湘云的判词和曲子,究竟该怎么理解:

富贵又何为,

是说朱由榔虽生于皇室之家,却并未享受到富贵的生话。

襁褓之间父母违,

肇庆原名端州,朱由榔之父桂王朱常瀛去世后谥号为“端,此句借喻朱由榔在肇庆称帝不足一个月,就因清军的逼近而逃离肇庆。

展眼吊斜晖,

形容十六年的永历政权转瞬之间,即日薄西山,迎来灭亡。

湘江水逝楚云飞,

曾经的永明王、桂王,后来的永历帝朱由榔,最后被葬于都匀卫高塘山。

曲子《乐中悲》: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

刚刚称帝,即在清军逼迫下离开了肇庆府。

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

虽然是身为帝王,却一直生活在颠沛流离的逃亡中。

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风光照玉堂。

此喻没有复明之志的永历帝,未能抓住复明的机会,而使明昭宗成为了明朝最后一个皇帝。

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塘,水涸湘江。

此喻永历帝最终长眠于贵州都匀高塘山。

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人世间的所有兴亡盛衰,是天数和自然的规律,事到如今,痛苦悲伤还有什么用呢?其实是对明朝最终覆亡,深感无奈与极度悲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