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军衔是怎么设置的,一级上将和二级上将有何区别?
1935年,国民党军队进行整编同时确立国军的军衔”将,校, 尉”体系,将为高级军官,校为中级军官, 尉为下级军官.


特级上将: 蒋介石
特级上将为委员长专属, 从1935年设置直到1980年取消,自始至终只有蒋介石一人独有
一级上将: 阎锡山、冯玉祥、张学良、何应钦、李宗仁、朱培德(程潜)、唐生智、陈济棠
抗战期间一级上将定额降为8人,朱培德病逝(1937年), 程潜(1939年)递补为一级上将.
抗战胜利后白崇禧(1945年)与陈诚(1947年)增补为一级上将.

二级上将:省主席,
二级上将定额为23人,陈调元、何成浚、朱绍良、韩复榘、宋哲元、刘湘、刘峙、万福麟、何键、白崇禧、刘镇华、顾祝同、商震、傅作义、徐永昌、于学忠、杨虎城、蒋鼎文、龙云、徐源泉等人,

中将加上将(候补上将): 路军总指挥、集团军司令 ,正军团长、
中将加上将定额为28人,因为抗战全面爆发,所以增设了5个中将加上将名额,共33个.名额.
现役上将名额为60人(65人),上一级减员,可以从下一级择优递补,比如原本二级上将程潜递补了朱培德的空.
中将:师长、副军长、军长、路军副总指挥、副军团长、兵团副司令
由于上将名额有限,所以国军高级军官的军衔都卡在中将这阶段

少将:旅长、副师长,
上校:团长、副旅长
上校团长是最常见的军衔,从北洋军阀时期,通常一个县的军事力量就是县团级,通常上级为了收编会让他们挂副旅长职务以示升官,
中校:副团长
少校:营长
上尉:连长、副营长
连长是基层的一线的军官,所以主力连队的连长挂副营长以示级区别
中尉:副连长
少尉:排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