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祝福语 三明治的做法 红烧排骨的家常做法 小米粥的做法 小龙虾的做法 大闸蟹的做法 鲜贝的家常做法 卷心菜的做法 苹果派的做法 冬瓜的做法大全家常菜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

霍建起萧红电影原声(《萧红》电影赏析及观后感:她一生追求爱与自由,从异乡到异乡)

35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1-04 07:32:15    

怒放的鲜花

我知道萧红,是因为她的《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故事串起来,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从而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中国几千年的封建陋习在社会形成的毒瘤,以及这毒瘤溃烂漫浸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灾难。

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也是我仰慕的女作家。我今抽空看了2011年为纪念她百岁诞辰而拍的电影《萧红》,看完诸多感慨:她生不逢时,短暂的一生颠沛流离,一生都在追求爱与自由,从异乡到异乡……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祖籍山东省聊城市莘县董杜庄镇梁丕营村,中国近现代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本名张秀环,后改名为张乃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

1911年,萧红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萧红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电影《萧红》为纪念萧红诞辰百年于2011年拍摄,由霍建起执导,宋佳,黄觉,王仁君,张博,李依玲等主演。故事讲述了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女作家萧红凄美的爱情故事和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

本片主演宋佳因主演萧红一角先后在金鸡奖、中美电影节、温哥华华语电影节中共三次获得影后桂冠。

我认为宋佳的表演是到位的,很好地演绎了一个倔强善良而又执着与有才情的萧红!

《萧红》也是一部豆瓣评分比较高的文艺片。

电影画面唯美浪漫,油画般的基调展示了萧红丰富饱满感伤的人生。

向阳而生

电影一开篇的前奏音乐就充满了悲伤的韵味,四一年的香港,遭受日寇轰炸,一个二十多岁的男青年提着一袋东西飞奔在被轰炸的香港街头,街上满是仓惶逃跑以躲避轰炸的人。

这个25岁的男青年叫骆宾基,他是受萧红丈夫端木所托去照顾她的。彼时萧红患了肺结核,已病入膏肓。

骆宾基来到萧红的住处,倒水照顾她吃药,拧干湿毛巾,让她洗脸,还帮她从背后抓痒。萧红感慨地说:人不是什么都能自己做得了,当需要帮助的时候,有人愿意帮助你,是一种幸运!她问骆宾基为什么要对她那么好?为什么还不逃走?骆宾基说要一直照顾她,直到端木回来,并说崇拜她,喜欢她的作品,特别是《呼兰河传》。萧红跟他说:我来讲讲我的故事吧。于是她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就一一展现。

萧红身世凄凉,9岁丧母,从小到大只有爷爷疼爱她。她十七岁就跟父亲力争读中学,还没毕业就遇到从小疼爱他的爷爷去世,于是回家奔丧,没想到父亲和继母把她许配给了姓汪人家的少爷,强硬的父亲要她辍学结婚,继母也游说她立即嫁人。倔强的萧红说:怎么样也要完成学业,嫁了人就由不得自己了。但父亲和继母不同意。她只好和在北平上大学的表哥私奔,用表哥家寄来的钱,在北平的一间女子中学读书。后来表哥家里知道了,要表哥回家去,并断了经济来源,表哥只能帮她把房租交到十月份。她寄信回家求助,但强硬的父亲为逼她回去完婚,硬是狠下心不寄钱给她。

正当萧红穷困潦倒、一筹莫展时,汪家少爷放弃了差事,来到北平找她。萧红对此既感意外,又有些许感动,虽然油腔滑调还抽大烟的汪家少爷并不是她期待的人,但此时她觉得接受他的帮助比接受别人的接济来得体面和平等,就跟他在一起了。汪少爷暂时答应了萧红继续读书的要求,但对萧红很专制。

电影中有一个令人心酸的画面是:萧红跟两个女同学放学后想去逛市场,汪少爷来到校门口强硬地要拉萧红回家,拉扯中,他还打了萧红一巴掌,萧红含着眼泪委屈而倔强地自打嘴巴。

汪家后来也断了汪少爷的经济来源,汪少爷跟萧红只能到哈尔滨他父亲一个朋友开的东兴顺旅馆暂住,此时萧红已经怀孕了。当欠旅馆六百元大洋的时候,汪少爷说要回家筹钱,然后就再也没有音信了,他抛弃了萧红。萧红悲愤地说:为什么男人会这么绝情地对自己的女人?!

因交不起房租,萧红被老板当作人质关在旅馆放杂物的阁楼里,并交代下人看牢她,等她生了小孩后把她卖到妓院抵债。

绝望的萧红打了《国际协报》报社主编的电话求助,但又不想被送回家,只要求主编送几本书给她。主编派了萧军送书给她。萧红请求萧军坐下来谈谈,然后萧军看到她墙上的字画,被她的才情所打动,并同情她的不幸处境,对流泪的萧红说:“让你这样有才华的女人流泪,是所有男人的错。我不会丢下你不管!”萧红也爱上了文武双全的萧军。

后来适逢香港发大水,老板逃走了,萧军也趁机把萧红救了出来,他带萧红到医院生下孩子。因无力抚养,萧红把孩子送了人,然后跟萧军共患难生活在一起。

患难中的他们是互相体贴的,即便用盐蘸面包吃也是甜蜜的。报社解散,萧军让萧红在家写作,他冒着风雪外出找工,开始没有收获,连列巴圈也吃不起,很是内疚自责。萧红安慰他,并为他端来热水洗脚。后来萧军找到了到冯家教授孩子武术的工作,并包住,两人的生活就好转起来。两人还写了一部小说《跋涉》。只是冯家小姐看上了萧军,多情的萧军跟冯小姐眉来眼去,暗渡陈仓。为逃避宪兵对知识分子的抓捕,萧军和萧红来到上海,嫁了人的冯姑娘借口看望他们,还跟萧军藕断丝连。

在上海,萧军写了《八月的乡村》,萧红写了《生死场》,都得到了鲁迅的赏识并帮忙出版,两个人的生活也好转起来,并搬到鲁迅家附近居住。

可是萧军与萧红只能共患难,不能享富贵,他还是与外面的女人有染。伤心的萧红只能跟鲁迅诉苦,并决意到日本冷静一段时间。鲁迅形象地说萧军与萧红就像两个刺猬,在一起会互相刺得生疼,离开了又觉得孤单,并说萧红爱得太投入,而性格又偏倔强。

在日本,萧红一边写作一边学日文,她遇到了好朋友小虚姑娘,并跟小虚提到了萧军。

后来小虚先比萧红回国。萧红回国后,小虚写了信请萧红到妇产医院看她,告诉了萧红她怀了萧军的孩子,但被萧军强迫打掉了,她说已受到惩罚,请求萧红原谅她。萧红悲愤地说:“你是我的朋友啊!这怎么是你?这怎么会是你?”萧军也伤透了萧红的心,即便他说他跟别人是逢场作戏,他跟萧红才是患难夫妻,也无济于事。

日本人又打到上海来,萧军、萧红与端木一起逃离上海,此时萧红又怀上了萧军的孩子。萧军想去延安,但萧红想跟对她体贴入微并会说话讨她开心的端木去武汉。萧军拿着两个苹果追到火车窗前送给萧红,两人眼含热泪,相吻告别。

萧军无疑是爱萧红的,可是他的多情与不忠伤透了萧红的心,两人只好渐行渐远。

让我感动的是:端木给了怀着萧军孩子的萧红一个体面的婚礼。萧红在婚礼上说:我要的是正常普通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没有不忠,没有争斗吵闹,没有讥笑,有的只是谅解、爱护与体贴。

可是端木不是一个很有担当的人。 当战火燃烧到武汉的时候,他自己先逃到重庆。萧红在一个人逃去重庆的路上生下了萧军的孩子,孩子生下没几天就夭折了。

后来两个人又一起逃到了香港,萧红以为这一次能跟端木一起长相守下去,但是不久后就检查出得了重疾,已不久于人世。飞机轰炸的时候,端木委托小骆照顾萧红,又离开了一段时间。萧红以为他又逃离了,好在他最后又回来了,说是去找药和找船票,并在小骆的要求下,和小骆一起照料萧红,直到她去世。

临终前,萧红叮嘱端木:帮她去哈尔滨找送了人的女儿,医院有送人记录;不要让人随便删改她的作品,版权由端木负责;《呼兰河传》的版税送给小骆;把她的骨灰分出一些放到鲁迅的墓前,她要陪伴恩师。最后她说她要回家,她想起了疼爱她的爷爷。萧红也是一个重情重义与懂得感恩的人!

红花绿叶两相依

萧红一生都在追求爱与自由,从异乡到异乡。

萧红也很有爱国情操,贫困时她叮嘱萧军不能为满洲国工作,肖军答应说:我即便饿死也不会为满洲国工作。

萧红很有才华与才情,散文式的小说写法独具特色,关心故乡与亲人,关心老人、儿童与妇女。鲁迅对萧红的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为她的作品《生死场》写了序,赞扬她的作品: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描写,却往往已力透纸背,而女性作者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精神是健全的。

骆宾基在萧红墓前对端木说:萧红的灵魂是袒露的,她是一种很强大的真实,让走近她的男人都爱上她。她用全力去爱,她的爱让她爱的男人强大起来,骄傲起来并随心所欲,而她是第一个被伤害的,被伤得很疼。于是她不停地写作,寂寞和抚慰都来自写作,在写作中寻找她的故乡和亲人,寻找穷人、妇女和儿童,让记忆之火温暖起来。她一生都在追求爱与自由,在这充满暴力、奴役与欺侮的社会中,从异乡到异乡。

萧红短暂而跌宕起伏的一生,让人唏嘘不已;她与命运和苦难的抗争精神及她的才情和才华又令人折服。

我喜欢萧红,《萧红》这部片子值得一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