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婆媳关系永远都是一个家庭生活中矛盾的主旋律。如果是母子之间或者是母女之间出现了矛盾,那都是一时之气不会长远,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很快就会雾霾散尽、烟消云散。而如果是婆媳之间发生了矛盾,作为老公如果不及时出面疏导和调解,有可能是误会越来越深,最终会引发更激烈的家庭矛盾。
这个时候,老公的态度和做法尤为关键。是听母亲或者媳妇的一面之词,还是自己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是综合母亲和媳妇双方的不同意见,还是在母亲和媳妇之间充当“双面胶”,粘合婆媳之间的关系,老公的角色定位很关键。

但凡是一个聪明的婆婆、媳妇和儿子,她们在处理婆媳关系中都会这样做:
一、作为婆婆,“好话”说给儿媳听,“牢骚”留给儿子听。
在孩子没成家之前,一般的家庭母子情深是常态,但自从媳妇进门之后,母子之间的关系有意无意的就要被两个爱他的女人“分割”开来,母子情感之间突然多了个“第三者插足”。作为婆婆来说,在角色的转换中做好“两个不要”很关键。
第一,不要过多干涉“小夫妻”的家庭事务,学会表扬儿媳;儿子成家之后,儿媳才是他们家中的女主人,婆婆要“识趣”的退出与儿子曾经拥有的母子情深的二人世界,也不要感觉是儿媳“偷走了”你与儿子的感情,毕竟儿大不由娘,儿子终究是要离开母亲的。
婆婆与儿子一起生活很多年,但有了儿媳妇之后,婆婆要“放权”给儿媳,她家里的所有大事小事都要儿媳拿主意,婆婆的意见只有“参考权”,没有“决定权”。如果感觉在某件事情上儿媳妇做的比较好,婆婆不要吝啬你赞美的语言,多表扬一下儿媳妇,让她刷一下她在家庭中的存在感。
第二,不要当着儿媳的面批评儿子,给儿媳留余地;母亲发现儿子有什么问题,一般是身不由己的就指出了,这是未成家之前的状态。成家之后,作为婆婆就要顾及儿媳妇的感受了,只要不是涉及家中的原则性问题,让媳妇与儿子交流就行了,婆婆只需把握一下大方向就好,不要事无巨细的都操心,该管的不该管的都管,最后落了个“操心不落好”的下场。如果是非说不可的“牢骚”话,那就单独说给儿子听,反正儿子不会生母亲的气。

二、作为媳妇,“好话”说给婆婆听,“牢骚”留给老公听。
媳妇作为婆婆家的新成员,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成家之后就觉着自己终于转正了身份,可以在这个家里有一席之地了,可以吆五喝六了,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毕竟还有婆婆这个“皇后”在掌管着整个“后宫”呢!媳妇只不过是刚坐上“娘娘”的位置而已。生活中满意的“好话”说给婆婆听,不满意的“牢骚话”关起门来说给老公听。
1、把婆婆当妈看,尊重婆婆的生活习惯;为什么母女关系好处而婆媳关系难处呢?归根结底还是感情深浅的问题,还是亲情远近的问题。如果媳妇把婆婆当妈看,多关心、关爱婆婆,尊重婆婆的生活习惯,什么事都站在婆婆家的角度考虑一下,是不是婆婆也会把媳妇当女儿待呢!不是母女胜似母女的关系,是不是处起来更随意、更融洽呢!
2、多发现婆婆优点,虚心学习持家之道;婆婆在这个家里掌管财政大权多年,肯定有她的经营之道,不光是公婆之间的关系,还有与亲朋好友的关系,以及家中每个人的生活习惯问题,都要向婆婆多讨教一些,毕竟有些经验是长期生活在一起才摸索出来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婆婆觉着儿媳如果能虚心的接受她的教导,高兴还来不及呢,是不是也有“当年的媳妇熬成婆”的兴奋之情呢!毕竟人都喜欢被尊重的感觉,何况是现在刚进门的儿媳妇呢!

三、作为儿子,“好话”传给母亲听,“牢骚”留给自己听。
儿子这个角色,在婆媳关系中是最难扮演的角色。一边是养育自己长大的母亲,一边是自己最爱的媳妇,如果这两个自己最爱的女人之间发生了矛盾,作为儿子何去何从是很费脑子的事情。从“母亲与媳妇同时落水先救哪个人?”这个世人百问不厌的问题,就可以窥见婆媳关系的“一斑”。
1、当好“双面胶”,粘合好婆媳之间的关系;如果婆媳关系出现了矛盾,儿子的态度很重要,你是当“双面胶”粘合婆媳关系呢?还是当“妈宝男”听妈妈的话排斥媳妇,或者是听媳妇的话与母亲对立呢?
如果儿子想过好自己的生活,就要当“双面胶”,毕竟你爱的两个女人同时都爱着你,你是双方出现矛盾后最合适不过的调解人。如果母亲或者媳妇说的不中听或者你感觉双方听说后会生气的话,你就过滤一下再说,不要加深双方的误会,而要做到化繁为简,化大为小,化小为了。
2、当好“老好人”,为家庭出谋划策。这里所说的“老好人”,并不是“墙头草两边倒”,而是为这两个家庭操心的人。随着父母一天一天的老去,家中必须有一个能操心的人,为这两个家庭的未来出谋划策,其实这个人非老公莫属。
“老好人”做好,其实真的不容易,既要做到让父母满意,又要做到让媳妇满意。如果婆媳关系处得融洽的还好说,如果不好的,儿子夹在中间真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作为母亲多谦让一点,毕竟儿媳也是一家人。作为媳妇多尊重一下老人,毕竟老人一辈子把老公养大也不容易,相互之间多理解、多关爱,少拌嘴、少生气。

如果在婆媳关系出现矛盾时,婆婆、媳妇和儿子能做到以上三点,家庭成员的关系一定会处得非常融洽,家庭生活一定会充满欢歌笑语,家庭成员幸福的感觉也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