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祝福语 三明治的做法 红烧排骨的家常做法 小米粥的做法 小龙虾的做法 大闸蟹的做法 鲜贝的家常做法 卷心菜的做法 苹果派的做法 冬瓜的做法大全家常菜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

即事名篇杜甫的作品(暮春时节,读读杜甫这首诗,一字一句美如画卷,令人陶醉)

41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1-01 21:20:16    

烟雨迷蒙,微风送暖,春意阑珊,落花纷纷,年华覆满青苔,岁月划过指尖,恍惚间,已是春末夏初。

这是个花事未了,风过留香的季节,想起杜甫的一句诗,“花气浑如百和香”,醺然微醉的时光里,隐藏着陶然忘机的闲情。

这一句出自他的《即事》,一字一句美如画卷,令人陶醉。

暮春三月巫峡长,皛皛行云浮日光。

雷声忽送千峰雨,花气浑如百和香。

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

飞阁卷帘图画里,虚无只少对潇湘。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写于夔州,也就是今天的重庆奉节。

夔州位于瞿塘峡口,历史上向来是巴东地区的经济、政治、军事中心,有着“西南四道之咽喉,吴楚万里之襟带”之称。

昔年刘备托孤的地方白帝城,便坐落于夔州。

唐宋时期很多诗人,诸如李白、杜甫、刘禹锡、陆游、范成大等等,都曾在此留下名篇佳作。

尤其是杜甫,晚年时曾在此地停留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写下了四百多首古诗,其中不乏千古名作,例如《登高》、《咏怀古迹》等。

无论从数量还是艺术方面来说,都达到了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境界。

所以,夔州又被后世誉为“诗城”。

这首《即事》也是写于这一时期,中间两联美如画卷,历来为后世所称道。

诗歌首句便点明了时间和地点。

这里的“三月”自然是指农历三月,“巫峡”是长江三峡之一,自古便有“巴东三峡巫峡长”的说法。

而杜甫这里还有一层含义,是说峡中的暮春三月比别的地方更长。

那么在诗人眼中,这样长的暮春三月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

我们来看下一句“皛皛行云浮日光”,天空中漂浮着朵朵白云,在日光的映照下,更显洁白透亮。

这里的“”与“小”同音,有些地方也作“皎皎”,但无论是“”还是“皎”都有明亮之意。

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眼中的三月巫峡是明媚的,诗人的喜爱之情由此可见,这也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

再来看颔联两句,“雷声忽送千峰雨,花气浑如百和香”,突然一声惊雷,千山万壑瞬间便笼罩在烟雨中;风雨过后,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花香。

春天的雨原本是淅淅沥沥的,但是杜甫这里的“千峰雨”却呈现出了一种极其壮丽的意境。

而雨打花落,原本也是最容易勾起人的愁绪,但杜甫偏偏不从视觉角度来写,而是别出心裁地从嗅觉方面着笔,将凄凉的落花之景描绘得活色生香,足见诗人笔力之高超

这里的“百合”并不是单指一种花,而是指各种花,这就与前一句的“千峰”相呼应,共同营造了极其阔大的境界。

紧接着的颈联依旧是写雨,“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娇弱的黄莺被雨水打湿了翅膀,惊恐翻回,栖止不定;而燕子依旧在风雨中衔泥筑巢。

诗人描写了同一环境中,黄莺和燕子的不同反应,十分符合它们各自的特点,足见诗人观察之细腻。

尤其是衔泥的燕子,与前一联的“千峰雨”对照来看,更显勇敢无畏,也可见诗人对燕子的偏爱。

最后的尾联“飞阁卷帘图画里,虚无只少对潇湘”,前一句是对眼前之景的总结,而后一句则表达了他对潇湘的向往。

杜甫离开成都原本是打算出峡,东下潇湘,却在夔州滞留了将近两年。

即使夔州风景秀丽,却依然留不住他的脚步,后来他离开了蜀中,一路漂泊至岳阳,登上了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写下了“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所以,这结句看似很突兀,其实是诗人的真情流露。

这首诗其实在杜甫的律诗中并不算出彩,甚至犯了诗家大忌,首联、颔联、颈联都是“平起式”,即所谓的“孤平”。

但是后人依然对这首诗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起句稍拗。中二联亦失粘。对法更不衫不履。然其写景之妙,可作暮春山居图看”

可见有时候意境达到了,倒也不用那么讲究韵律,所谓“不以词害意”大概便是如此了。

不知你们怎么看呢?

-END-

作者:解忧诗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