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吃绿豆糕的寓意,传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一位吴国的大夫叫做伍子胥。吴王没有听取他杀掉越王勾践的主意,反而听信谗言把伍子胥给杀了,并且把他的尸体扔进了钱塘江中。
老百姓们为了纪念伍子胥,就把他活着的时候喜欢吃的绿豆糕扔进了钱塘江中,从那之后人们在端午节的时候都会吃绿豆糕来纪念伍子胥。
当然,关于端午节,历史上传说最多的还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是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

图片来源于网络
屈原,历史上是位忠臣,但当时顷襄王不信任他,还听信谗言把他流放。因此郁郁不得志,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老百姓冒雨划船捞救,从汨罗江一直搜索到洞庭湖,但始终没找到屈原。后来,五月初五这天,人们为了寄托哀思,自发地划船在河湖之间,慢慢地就发展成为龙舟竞赛了。
围绕着这个历史故事,还慢慢衍生了一些端午节的习俗。
1、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习俗。相传屈原死后,楚国人民恋恋不舍,纷纷划船去救他,从汨罗江一直划到洞庭湖。后来逐渐演变成划龙舟比赛,在端午这天纪念他。

图片来源于网络
2、吃粽子
相传屈原死后,人们为了不让鱼伤害屈原的尸体,就往河里扔粽子喂鱼。慢慢地吃粽子就成了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现在,在端午节这天,人们或买或做,都会吃几个粽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3、佩香囊
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在这天,给小孩佩香囊,不但有辟邪驱瘟之意,还有襟头点缀之用,也增加一些节日气氛。
4、插艾叶
端午节期间,人们在家中插艾草,是想将疾病赶走,希望家人能够永远健康。通常将艾草插在大门之上,希望能够将晦气赶走,还起到驱魔驱鬼的作用,同时能够招来福气,这也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