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都被一条消息刷屏了,5月15号,我们国家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上面搭载了我们国家第一辆火星探测车“祝融号”,这次的成功登陆让我们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对火星一次性绕落的目标的国家,现在就差巡了,也标志着我国太空探索又更进了一步。

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
历史上人类对于火星的好奇与探索就没有停止过,古代中国将火星称为荧惑,而西方则用战神命名火星。从1960年开始,人类向火星发射过44次探索任务,虽然成功率不高只有18次,但探索之路从未停止,那么人类为何会花如此大的力气去看一个荒芜的红色星球呢?

美丽神秘的火星
答案就是生命!
在太阳系中,除了地球,最适合生存的星球非火星莫属了,那在火星上人类到底能不能生存?
火星作为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距离地球最近的距离约为5500万公里,这个星球的体积不大,质量约为地球的14%,而大家平时看到火星是橘红色的,那不是因为它火,而是因为其表面有大量的氧化铁。

火星表面都是砂砾荒漠,并且没有水源,虽然和地球一样拥有大气,但其密度只有我们的1%,成分主要以二氧化碳为主。由于引力小,许多沙尘悬浮在空气当中,所以火星上有整个太阳系中最大的沙尘暴。与地球相比,火星的地质层相对稳定,地面大部分为陨石坑、峡谷、荒漠等。所以目前的火星并不适合人类生存。但是火星拥有与地球相似的结构与轨道,若能实现对其改造,未来的火星或许可以成为人类新的家园。

地火轨道
人类要想移居火星就需要解决这些问题。
一、引力问题
火星引力只有地球的一半,而一个星球的引力太小,会无法维持大气造成逃逸,表面也不可能出现液态水,使得人类无法长期生存。若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提高火星的质量,在未来若我们拥有了足够高的科技水平,因为火星靠近太阳系的小行星带,可以将陨石运送到火星,进而增加火星的质量,提高引力,便可解决引力问题。

二、大气问题
火星的大气极其稀薄,无法像地球一样保护内部不受太空的威胁,也无法维持内部温度。针对这个问题,人类只能通过运送氮气或者引爆火星的火山来提高大气密度,大气密度提高后可以降低紫外线的辐射,从而提高地表温度,此时火星极地与内部的冰会融化,相应的解决水的问题

可以看到地平线上微薄的火星大气
三、氧气问题
氧气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针对这个问题人类可以将微生物与植物带到火星上,进而将大气中含量较高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往复循环,直至空气中的含氧量足够人类的生存。

微生物是氧气的关键
四、磁场问题
据探索,过去的火星气候温和,表面20%都被海洋覆盖,但是因为火星的磁场太小,导致太阳风吹走了大气,气温降低,在宇宙辐射下逐渐成了现在这个荒芜的模样。目前针对这个问题有科学家有这样的设想
第一是在火星旁边放置一颗巨型人造磁场卫星,就像伞一样抵挡太阳风的侵扰

第二是使用一颗威力巨大的核武器,引爆火星的核心,使得冰冷的核心融化,其内部开始活跃,那么磁场也自然而然会建立起来。但这两种方式的难度非常的高,以目前的人类技术无法实现,相比之下仅在人类居住的区域创造人工磁场保护人类免受太阳辐射显得更容易一些。

对于火星的改造一定是很漫长的,不过随着未来越来越多的人抵达火星,人们会加速对火星环境的改造,进而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星球系统。当然了,想实现上面几点对于现在的我们还很难,但相信随着人类科学发展的进步,总有一天火星会成为人类第二个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