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祝福语 三明治的做法 红烧排骨的家常做法 小米粥的做法 小龙虾的做法 大闸蟹的做法 鲜贝的家常做法 卷心菜的做法 苹果派的做法 冬瓜的做法大全家常菜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

太阳病 浅谈中医《伤寒论》太阳病

4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0-01 07:50:14    

《伤寒》之太阳病

1.太阳病

太阳病是以风寒为主的外邪从皮毛侵袭人体,正邪交争于肌表,表现为以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脉浮等营卫功能失调为主的阶段。该阶段以风寒束表、营卫失和为主要病机,因在表证之余,主要表现为足太阳膀胱经所过部位的失和,因而《伤寒论·伤寒例》解释说:“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故将该阶段称为“太阳病”。

2.风寒

其实,虽然我们习惯上言风寒“自皮毛而入”,但若细究,外感风寒初起,必始于项僵脊冷、洒然背寒,盖后项正中为风府穴,两旁则有风池穴,此皆风寒汇聚、外邪入侵之所。反之,这也是外感初起驱邪之地,所以仲景强调“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24)”。若再发挥之,冬春之际为抵御风寒、预防感冒,必以围巾戴帽,保护后项为要(若要避受风热,防御戾气,则以掩口鼻为要,此乃同理——盖温热自口鼻而入也)。

3.分类及表现

风寒邪气袭表,伤人营卫和太阳经气,首先病气(风寒为六淫邪气,营卫则属人体正气)。根据邪气兼夹和人体质之不同,又可分为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太阳湿病和太阳中暍四大类。

太阳中风以发热、汗出、恶风、脉缓为主症;

太阳伤寒则以恶寒、无汗、头身痛、脉浮紧为主要表现;

太阳湿病为杂邪伤人(风寒湿三气杂至),在恶寒怕冷之余,更以头身重、肌肉酸、关节痛为著;

太阳中暍则独发于夏,在表寒之余,更伴见乏力、汗出、口渴等暑伤气阴症状。

此外,六淫中还有燥、火(热)两种邪气,风热自口鼻入,发则肺卫俱伤,当别论之,而燥则为兼化之邪(前已论之)。

4.太阳蓄水

若邪气在表不解,壅遏经气,或部分邪气循经入里,伤及正气(尤其是伤人阳气),或兼体虚多寒,进而影响水液代谢,则发为太阳蓄水。水饮流溢,停于局部,可以伏于肺(属支饮)、停于胃、留于下焦、溢于四肢、泛于肌肤,发为小青龙汤、苓桂术甘汤、五苓散、大青龙汤、防己黄芪汤等证。若表邪已去,则转为内伤,宜宗《金匮》之旨,按其主症辨为痰饮、水气、奔豚、咳嗽上气等病症,随证治之。

5.太阳蓄血

若邪气在表不解、郁遏化热,或其性挟温,则变化迅速,易于入里生风动血,是为病血,热与血搏结留瘀结于下焦,则可发为太阳蓄血。

当此之时,若表证未愈,宜遵循先表后里的原则处理;待表邪已去,辨其轻重缓急选用桃核承气、抵当汤(丸)之类以荡涤之。若血结日久、病深不愈则为蓄血(已无太阳之候,转为内伤病),可发为癥病、闭经、崩漏(必色黑淋漓、夹有血块)、腹痛或虚劳等病,当随其寒热虚实以治之。偏热多实者选桃核承气、抵挡汤(丸)或下瘀血汤,偏寒夹虚者可用桂枝茯苓丸、温经汤之类,兼水夹湿者又可选用大黄甘遂汤、当归芍药散,正虚邪实用大黄蛰虫丸等。

要之,太阳病初起,病邪在表,营卫受病,当先辨其邪气,因其轻而扬之;若外邪不解入里,或内有宿疾,则会由气而病水或病血(盖气能行津、气为血之帅故也),此两者皆为太阳病兼里之证,此时宜先别气血,辨其在气分(在气分者病痰、病饮、病水或病湿,俱为水病)还是血分(在血者多成瘀),采取表里同治或先表后里之法。若表邪已去,病情迁延,日久不愈,则均按内伤之法治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