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祝福语 三明治的做法 红烧排骨的家常做法 小米粥的做法 小龙虾的做法 大闸蟹的做法 鲜贝的家常做法 卷心菜的做法 苹果派的做法 冬瓜的做法大全家常菜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

北京肾病医院哪家最好 肾脏病学之母

15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09-14 15:40:13    

人物简介

王海燕(1937—2014年),山东青岛人,世界著名的肾脏病学家,我国肾脏病学的重要开创者和奠基人,被誉为“中国肾脏病学之母”。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她准确掌握国际肾脏病学发展方向,先后在急性肾衰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脏病理、慢性肾脏病等领域开拓攻关,一步步引领我国肾脏病学科的发展。王海燕曾任北京大学肾脏病研究所所长,在国内外的临床医学界及肾脏病学界享有很高威望,历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内科杂志》总编辑。她曾担任国际肾脏病学会(ISN)常务理事、全球发展委员会东亚地区主席及提高慢性肾脏病防治质量全球委员会(KDIGO)常务理事,担任ISN官方杂志Kidney Int,Am J kidney Dis,Nature Reviews Nephrology等6种重要国际专业杂志的编委。2013年获得ISN“Roscoe R.Robinson奖”和首届“国际肾脏病学会先驱者奖(ISN Pioneer Award)”,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获得ISN的重大奖励。

(向上滑动,可查看更多↑)

王海燕是国内外著名肾脏病学家,为中国肾脏病学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肾脏病学事业。

海燕展翅,志在九霄

1937年7月8日,满怀革命理想的父母借用高尔基的散文《海燕》为他们新出生的女儿命名。这个名字,一方面寄托他们对于前一天全面爆发的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渴望;另一方面也寄托了他们对于这唯一女儿的冀望:希望她像海燕一样毕生追求真理、勇往直前、无所畏惧,为真理而献身、享受奋斗、别无所求。

20世纪60年代初,王海燕考上了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研究生,师从我国肾脏病学奠基人王叔咸。王海燕曾在北医校庆一百周年研究生院的研讨会上深情地回忆了恩师的培养,说:“能够遇到一位事业上的良师乃人生之万幸,王叔咸老师学风刻苦勤奋,严谨踏实;对学生要求严格、耐心帮助;师生在学术上平等讨论、畅所欲言;他低调为人、高调做事的风范深深地影响了我毕生的从医、问学之路。”

1979年王海燕考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一批公派留学生,于1980年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深造,师从世界著名的肾小球疾病专家R.Glassock。在美学习顿时打开了她的视野,令她目不暇接。她曾说:“那时的我就像海绵一样,如饥似渴地汲取各种学术营养,夜以继日工作在实验室,参加临床工作和各种学术活动,听、看、读、干,扩充有关肾脏病领域各方面的知识。”

两年中,她3次在美国学术年会上就研究成果发言交流——这是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肾脏病学家第一次登上了美国的学术讲台;她在美国的老师们对于这第一个来自中国的女士给予很高的评价。她的工作还在第二届亚太肾脏病学会议上进行了交流,这同样是中国的肾脏病专家在这个舞台上零的突破。

家学传承、师从名家、游学西方,这些为王海燕打下深厚的临床和科研的功底,并造就她始终如一的家国情怀,树立了勤奋好学、踏实苦干、敢于创新、乐于奉献的治学精神。王海燕回国后,接过了王叔咸的班,成为北大医院肾脏内科新一代的领军人物,她肩负着恩师沉甸甸的嘱托,不负众望,带领并发展北大医院肾脏内科团队,历时30年,将肾脏内科推向现代化、国际化的宏图。

走进王海燕的书房,墙上两张图片非常醒目,一张是王海燕去美国哥伦比亚宇航中心访问时购买的从太空中拍摄的地球图片,一张是被称为“生命之树”的肾小球血管树图片。王海燕说:“20世纪80年代,我回国后诚惶诚恐接过了王叔咸老师的班,就是凭着心中装着这个大球,落实于这个小球。”

献身祖国,孜孜不倦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的肾脏病学如同其他自然学科一样与国际水平拉开了很大的差距,诊疗水平比较低:一方面,对常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一概认为是“肾炎”或“肾炎和肾病”,不能有针对性地治疗;对重危的急性肾衰竭只认识“肾小管坏死”,对大量比较常见的引起急性肾衰竭的疾病误诊、漏诊,失去了挽救的时机。另一方面,对于肾脏疾病的实验研究手段也严重缺乏。

面对这百废待兴的形势,王海燕分析了当时国际上对于肾脏病的研究主要有生理学和病理学两个方向,选择了与病理学相结合作为学科发展的切入点,并且首先要提高肾脏疾病的诊断水平,以求使患者得到准确的诊治。为实现这个目标,她借用在美国学习到的先进体制,组织构建了我国肾脏病学界第一个临床与病理的跨学科合作:首先是共同学术交流,1983年她邀请美国专家讲学,举办中国第一次肾脏病理学习班,以后30年连续办班;其次是共同临床讨论,每周的肾脏内科-病理科联合查房讨论会,30年坚持不懈;最后是建立了肾活检患者的临床与生物标本资料库。这些基本架构在30年中不断完善发展,对肾脏内科的临床研究起了决定的作用,而且也示范并带动了中国肾脏内科的学科建设。

凭借丰富的肾病临床和病理资料库,王海燕带领她的团队针对我国最常见的肾脏病——肾小球疾病,进行了逐步深入的系统研究。在国内率先报告了多种肾小球疾病,提高了治疗的针对性;1987年在国际上首次报告了中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疾病谱,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1世纪之初,她指导研究生分析了我国肾小球疾病谱的变迁和现状;基于此,她指导张宏教授组织团队开展对我国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IgA肾病由病程、临床表现、发病机制、遗传背景直至随机对照治疗的深入研究,目前该团队带领和组织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国际多中心治疗研究。

王海燕的团队阐明了肾小球和肾间质疾病引起的急性肾衰竭及其救治原则,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在此基础上,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刚开始认识到原发性小血管炎是引起急进性肾炎的重要疾病,她立刻指导研究生赵明辉在国内首先研究并报告了这一疾病,通过建立先进的诊断方法指导全国提高了早期救治水平,该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个课题组继续深入研究,在中国人小血管炎的特色、发病机制等方面又作出令世界瞩目的贡献,而且将研究目标扩充至多种自身免疫介导肾脏病。

20世纪80年代初王海燕回国后,决定以当时先进的疾病动物模型及免疫病理为手段,以对中药治疗肾脏病的疗效和机制研究为特色开展实验室研究。该研究结果在1984年第9届国际肾脏病学术会议上大会交流和壁报展出,这是来自中国的研究第一次登上国际学术舞台。他们在中国建立的肾脏疾病动物模型系列为国内同行进行实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先后获得卫生部乙级科学技术成果奖和原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王海燕带领的团队通过多种动物模型、应用病理和免疫病理的手段证实了中药黄芪与当归的肾脏保护作用,并发现其多途径、多环节的作用机制,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中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世纪90年代初,王海燕又及时把握国际上通过细胞、分子生物学深入疾病发生机制的发展大方向,派送骨干出国学习有关先进技术;同时,在国内购置设备并安排研究生开始了我国第一个肾小球系膜细胞培养研究。对于肾小球炎症—硬化的机制研究获得中国肾脏病学界第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支持课题,这一系列研究获得高校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在科室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王海燕一贯重视扩展国际学术大视野,充分借助国际学术领军人物的才智以指导团队中青年专家的学术发展。国际权威专家来访北大医院时,不仅举办讲座,还讨论研究工作、患者的诊断治疗,这种交流保障了科室学科建设实实在在地与国际一流水平接轨。同时她又采用走出去的办法,带领学科骨干走访多个国际顶尖水平的肾脏病学科,并与哈佛Brigham-Women Hospital肾脏科建立ISN姐妹单位,实现高目标的对接。

近30年来,在王海燕带领下,北大医院肾脏内科不断发展壮大。王海燕以提高肾脏疾病的临床医疗水平为出发点,依托跨学科研究及国际学术交流,准确掌握国际肾脏病发展方向,他们在诸多研究领域已逐渐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全面发展并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国内肾脏病领域的领军单位。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郑板桥的这首《新竹》是王海燕非常欣赏的,也是她重视人才培养、梯队建设的真实写照。

王海燕善于提携年轻大夫,瞄准国际上最好的研究机构和学府,结合我国学科发展的需要,送他们出去学习深造。她还根据每个人的意愿,指导和帮助他们在不同的学术领域谋求发展的机会,使得他们在各自所学的专业领域内有成功的建树、在国际国内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脏内科的梯队建设在北医以及全国肾脏病学界都是首屈一指,有可持续发展的前景,获得国内外学界的公认。

王海燕桃李满天下,经她培养的研究生中2人获得国务院“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2人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作为主编,王海燕组织专家队伍2次修订《肾脏病学》。该书每版售出万余册,他引3000余次,成为中国肾脏病学界最受欢迎的肾脏病专著。

秉承王叔咸1980年举行的第一届全国肾脏病学习班的传统,30年来,王海燕带领她的团队连续举办全国性专业骨干培训班,并利用国际合作优势,邀请国际一流专家前来参与培训。此外,还与时俱进地举办各种专题研修班,如:1993年分子生物学在肾脏病的应用、小血管炎诊疗技术的推广、急性肾衰竭的诊断治疗,2002年国际上提出慢性肾脏病(CKD)的理念后,邀请国际上有关CKD研究的领军人物举办了我国第一次CKD一体化治疗的研讨会。近年来更是将这种国际国内高层次专家的学术研讨会带往全国,分别在新疆、山东、四川、山西等各地举办。30年来,王海燕更是无数次走向全国各地传播肾脏病知识,培养专业骨干,受到广泛欢迎。

心系人民,勇于担当

作为优秀的医学专家,王海燕有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祖国人民的需要作为学术发展的方向。以她的学术专长为祖国人民的需要服务。这是她一生的信念。

21世纪之初,国际学术界认识到疾病终末期的替代治疗给社会经济和患者及家属造成了沉重负担,从而提出将医疗预防的重点前移到早期,下沉到基层,提出了CKD的概念。当时迫切需要知道:中国CKD的形势如何?高危人群在哪里?早期防治的环节是什么?面对这些关键问题,她虽年近古稀却毅然开始了全新的研究方向。从头学习临床流行病学的新知识;没有队伍、没有经费,带领着三四个青年人从零开始了中国CKD研究。历时8年,初步摸清了中国CKD患病率、高危人群、危害性,提出了在中国进行CKD防治的战略方案;也获得了国际的广泛认可与重视,在包括《柳叶刀》在内的杂志上发表40余篇SCI收录的论文,担任了国际肾脏病学会战略研究组成员,全球CKD临床工作指南编写组成员,亚洲CKD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各地区、各国学术会议上做有关学术报告。

2008年汶川地震后,王海燕在第一时间向四川的肾科医生发出短信,指导挤压伤后急性肾损害的防治。她又受卫生部委派,任专家组组长,71岁高龄亲赴抢救一线,在余震频发、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奔走于灾区6个城市的16所战地救治中心,不仅直接参与患者的抢救;更为地震一线重危患者抢救的战略方针、组织安排向卫生部提出了重要的建议。地震过去后,王海燕作为《中华内科杂志》总编辑组织杂志总结了抢救经验的重点号;作为ISN东亚分会主席,组织ISN举行了“地震相关急性肾损伤专题研讨会”,由国际专家、日本和我国台湾等地有类似经验的专家在成都共同交流地震相关急性肾损伤的学术经验。

风范长存,鞭策来者

王海燕的学术成就和影响力在国际国内享有盛名,她曾担任国内外很多重要学术职务:包括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内科杂志》总编辑,曾荣获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杰出贡献总编奖。她曾任ISN理事,也是中国第一个担任ISN常务理事的人,ISN东亚分会主席。她曾任国际肾脏病制定指南的民间团体——KDIGO常委,这也是中国肾脏病界的第一人。她担任亚洲慢性肾脏病论坛共同主席,并为顾问委员会共同主席。她担任过Kidney Int,Nat Rev Nephol,Am J Kidney Dis,Nephrology等多种国际肾脏病杂志的编委。她被北美内科学院聘请为学术成员。她还曾获得美国国家肾脏病基金会“国际卓越成就奖章”,评委会给予她高度评价:“我们荣幸地将本奖章授予王海燕,因为她对主流以及不同种族和文化人群的肾脏病作出了杰出贡献。她不仅是一位科学家,还是一位肾脏病的使者和导师,在她的直接领导和协助下进行了大量世界范围的研究。”

2013年6月初的国际肾脏病年会上,王海燕获得首届“国际肾脏病学会先驱者奖(ISN Pioneer Award)”和“Roscoe R. Robinson奖”,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获得国际肾脏病学会的重大奖励。来自国际肾脏病学会的授奖信说:“您被学会推选获此奖项,是我们对您‘中国肾脏病学之母(mother of Chinese nephrology)’地位当之无愧地认同。国际肾脏病学会褒奖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中国肾脏病学的发展所发挥的开拓与引领作用。您借助发达国家肾脏病学发展的经验和资源,有效地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建立了现代化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发展的模式,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中国肾脏病学的水平,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极好的范例……”王海燕为祖国争得了荣誉,是中国肾脏科医生的骄傲和楷模。

王海燕一生光明磊落,以她放眼世界、开拓进取、坚持不懈的学术追求,勤勉治学、严谨求实的学术作风,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坦荡胸襟,正直无私的品格、胸怀天下的担当、坚韧乐观的精神,为肾脏病同行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是中国肾脏病学界当之无愧的引领者。王海燕高贵的精神品质将是一座丰碑,永远地激励和鞭策我们,为实现中国肾脏病事业腾飞的梦想而砥砺前行。

供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刘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