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祝福语 三明治的做法 红烧排骨的家常做法 小米粥的做法 小龙虾的做法 大闸蟹的做法 鲜贝的家常做法 卷心菜的做法 苹果派的做法 冬瓜的做法大全家常菜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

儿童期情绪障碍 儿童情绪障碍

45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08-20 19:10:12    

儿童少年期发生的情绪障碍可划分有两类。

第一类是与成人相同的情绪障碍,如心境障碍、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等;

第二类特发于儿童期,或具有儿童患者特征的情绪障碍,如分离性焦虑,恐惧性焦虑障碍,社交焦虑障碍等。

多数病程较短暂,一般不持续到成人期,预后良好。

据国内调查儿童少年各类情绪问题发生率为17.7%,女性多于男性,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

以下主要介绍儿童期情绪障碍。

关于心境障碍详情见《关于心境障碍》。

关于惊恐障碍详情见《惊恐发作和惊恐障碍》。

关于广泛性焦虑障碍详情见《广泛性焦虑障碍》。



病因

遗传易感素质,幼儿期养成的胆怯敏感、过分依赖的心理特点,家长对儿童过分保护或过分严厉苛求、粗暴等不当家庭教育方式,儿童患躯体疾病等因素均使儿童容易发生情绪问题。当儿童遇到一些心理应激因素,如初次上幼儿园、转学、受批评学习负担过重父母离异等促使发病。

临床表现

1.儿童分离性焦虑障碍

儿童与所依恋的对象离别时产生的过度焦虑情绪,并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人际交往和学习。依恋对象多是监护人。

多起病于6岁以前,表现为与依恋对象离别前过分担心依恋对象可能遇到伤害,或者一去不复返。过分担心依恋对象不在身边时将发生自己走失、被绑架、被杀害或住院等不良情况,甚至可能自己再也见不到亲人。每次离别时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躯体症状,或因害怕离别而不想上学,甚至拒绝上学。也可表现为离别时、离别后出现过度的情绪反应,如烦躁不安、哭喊、发脾气、痛苦、淡漠或社会性退缩。有的患者在没有依恋对象陪同情况下绝不外出活动,晚上没有依恋对象在身边时不愿意上床就寝,或反复出现与离别有关的噩梦,夜间多次惊醒。

2.儿童恐惧性焦虑障碍

儿童持续性或反复发生对日常生活中某些客观物体事物和情境产生异常的恐惧情绪,并竭力回避这些事物和情境。恐惧超过了患者的心理发育年龄相当的程度,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多发生在学龄前儿童,表现为患者过分害怕某些事物和情境,但实际上这些事物和情境并不具有危险性,或者虽有一定危险性但患者所表现的恐惧大大超过了客观存在的危险程度。

恐惧内容有:恐惧死亡、恐惧出血等身体损伤、恐惧自然环境中的动物(如蜘蛛、狗)、某种特殊事件或场景(如黑暗、雷电、风暴、高处、隧道、电梯、飞行等)。当患者面对恐惧对象时,表现极度恐惧的情绪,或哭闹,发脾气,可能伴有心跳加速、面色煞白、出汗、小便不能自主控制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并竭力迅速远离恐惧对象。

3.儿童社交焦虑障碍

患者对新环境或陌生人产生焦虑、恐惧情绪和回避行为。在新环境中,或与陌生人包括同龄人交往时,持续性紧张不安,过分害羞、尴尬,过分关注自己的行为。或进入新环境时感过分纠缠父母、尾随父母、与父母寸步不离,或哭喊发脾气、不语、退缩、冷漠。可伴有出汗、面红、心悸、震颤腹泻、尿频等躯体焦虑,或头痛、身体不适等躯体症状。因此,患者极力回避所害怕的社交场景,拒绝面对陌生人,如上台发言、表演、上体育课、人多的地方。但是,患者与家人或熟悉者在一起时社交关系良好。

4.儿童强迫症

较为常见,表现反复的、刻板的强迫观念或强迫动作,如过分反复洗手、反复检查自己行为、无意义的计数、排列顺序、反复回忆自己刚做完的事或考虑一些无意义的事情。患儿自知这些思想和动作是不必要的、无意义的,但自己无法克制。

5.儿童癔症

常见于少年儿童,女性较男性为多见。家庭不和、教育方法不当、父母对孩子过分纵爱和保护都易使儿童发生癔症。文化程序及家庭经济水平低、或地方风俗迷信影响的儿童也易发生癔症。

临床发作形式的类型与成人基本相同,一类是躯体形式障碍,是指表现为非器质性的运动、感觉或植物神经症状,称为转换性反应;另一类为分离性反应,表现为发作性意识蒙眬、情感爆发、行为异常等,发作间期正常。随着年龄增长,发作表现遂与成年癔症相近似。

6.儿童抑郁症

是发生儿童时期以持续心境不愉快、情绪低落、悲伤哭泣、兴趣减少、活动减少、迟钝、少语、失眠、食欲减退等为核心症状。少数病例可伴其他不良行为。本症多发生于少年期,病因尚未清楚,可能是多因素所致,包括遗传因素、生化代谢缺陷和环境因素等。

关于抑郁症详情见《抑郁性心境障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