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豆杉,这一古老的树种,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它就像是植物界的“活化石”,见证了地球漫长岁月里的沧海桑田、四季更迭。从遥远的地质年代一路走来,它凭借着顽强的生命力,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扎根、生长,哪怕历经无数次环境的变迁与挑战,依然倔强地存续着,为我们勾勒出一幅跨越时空的生命画卷。
红豆杉是红豆杉科红豆杉属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现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 。
外观特征
- 树干:胸径一般为60-100厘米,树皮呈灰褐色、红褐色或暗褐色 。
- 枝叶:叶多为条形,排列成两列,微弯或较直,上面深绿色,下面淡黄绿色,有两条气孔带 。
- 花朵与果实:为雌雄异株植物,雄球花浅黄色,种子生于杯状红色肉质的假种皮中,成熟时呈红色或紫色 。
生长习性
- 气候偏好:喜荫蔽、温暖湿润,怕暴晒及水涝,适宜生长在亚热带气候区,温度20-25摄氏度、年降水量大于等于800毫米的环境 。
- 土壤要求: 适宜生长于结构疏松、排水良好,土壤酸碱度介于5.5-7.0之间的砂质土壤 。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中国甘肃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四川等地,通常生长于海拔在1000-1200米以上的高山上部 。
主要价值
- 药用价值:从树皮和枝叶中提取的紫杉醇类物质具有抗癌活性 。
- 经济价值:木材结构细致,纹理清晰,可用于制作高档家具、工艺品等 。
- 观赏价值:树干笔直,枝条稠密,果实红艳,可作园艺观赏和园林绿化 。
- 环保价值:能吸收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还可防尘降霾、防风降噪 。
保护现状
因生长缓慢、繁殖力弱、天然更新难,加之药用价值高被大量采伐,导致数量急剧减少,已被列为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并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录入附录I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