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全中国来看,大平层是个很稀有的产品
要说有什么能比大平层还稀有。。。那就是四十年产权的大平层公寓
答主是南京人,坦白地说在这方面,南京做得确实不够好
具体原因是消费水平不够高,消费观念保守。带来的问题就是,开发商综合风险考虑,是不太敢做大平层的,这就导致除了核心区域的地块,和一些虎的要死的开发商(说的就是雅居乐,随便拿块靠山靠水的地就开始从200平开始盖大平层)。其他公寓类或者面积超过300的大平层是非常稀有的。
为什么开发商不敢做呢?道理也很简单,如果在别墅被过度神话的保守城市做大平层的话,同样的价格下大家会选择去买别墅。。。
先说说传统的七十年产权的大平层

户型大概就是这样
大平层的特点就是每个卧室都做得很大,而且都是带卫生的套房,哪怕是次卧面积也十分可观,因为要保证舒适性。还有就是房间多,功能性的保证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连最简单的健身房、图书室、私人影院都做不到。。。同样的价位是做不过别墅的
相比别墅而言,物业管理也更严格,绿化环境也不用自己操心,相对便捷的位置也更受中产们的青睐。
当然相对的高总价带来的流动性的降低,CEO盘向来是不好出手的,涨价幅度也很低,原因也很简单,一句话——总价太高,除了北上广深,有能力接盘的人就那么几个。
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哪怕两三百平的大平层也是给最多一家三口住的,住五个人肯定是会觉得人挤人的,特别是中产千万别跟风买,人富人买两套一套自己住,一套给父母。在预算只够买一套的情况下还是优先买两套刚需户型吧。。。
最后就是大平层所在的小区,一般来说面积都是很小的,因为针对主要购买群体(富人)他们是不喜欢被打扰的,也不存在饭后还有溜溜弯的情况。。。毕竟谁也不想被认出来还要打个半天招呼不是?富人的时间是很宝贵的,所以对这个有需求的中产们也慎重
还有一类就是四十年的大平层公寓
这个就是奢侈品了,很多人说公寓不能买,其实更多地说的是小公寓,几十万就能入门,牛鬼蛇神什么都有,管理乱得一塌糊涂。。。小公寓是千万不能买的,除非你愿意花个二十年去养他,然后挂个三四年去卖掉。。。否则扣掉高昂的税费和装修的钱,一毛也赚不到。
这时候又要有人说了,租售比高啊,首先追求租售比你可以看看海外的房产比如大阪的商业那才是租售比真的高,十年内回本。。。其次一个东西想赚钱必须有退出机制,前面提到的商业税和较少的接盘人员除非降个几十万要不然很难有人接盘。。。一句话,你贪人利息,别人要的是你的本金。当然如果实在想买,尽量买市中心的市中心,这个后面还好卖一点。
但是大平层公寓不一样,从设计之初就是为了富人们设计的。北京的七十七号院,深圳的深圳湾一号,还有最出名的,《三十而已》里顾家的公寓——上海one
上千万过亿的价格都一房难求是一线城市消费能力的体现,这在其他城市是很难得的。

多次出镜子的上海高端公寓
相比传统的七十年大平层,四十年大平层的户型对中产来说也更苛刻,因为这个设计出来是给一个人住的。。。

这种只能在最繁华的市中心做出来的产品。。。拥有这个产品的无一不是世界文明的大都市
203平的户型只做了两室的设计,在这个面前,七十年的大平层都显得像刚需了。。。自欧美高端公寓出现以来,无论是40平还是200平,设计师从没考虑过给一家五口塞进去。。。能做到这样的除了40年大平层也只有部分旅游地产了。这种精致的大玩具对于房票刚满的中产来说肯定是遥不可及的,所以富豪们的追捧也造就了很多关于大平层的神话。
而对于其他城市来说,只能很遗憾的。。。塞进去八九十的户型凑数,因为虽然开发商很有追求,但是毕竟还是要赚钱的。。至于有什么影响,那就是富人也会犹豫买不买了,毕竟隔壁中国府大平层开盘240业主各种吐槽190起步太低的也不少。。。

凑数户型
就说到这里吧,有兴趣也可以带上验资证明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