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去世了,无疑是一个十分悲伤又难过的事情,为了缅怀亲人,我们最常见的做法,就是把亲人的画像保留下来,以免能更好的记住亲人的音容笑貌。在古代没有拍照的技术,都是靠请画师来作画,但是这也是大富人家才有这个条件,普通老百姓根本花不起这个钱。

而现在科学技术发达了,人手一个手机了,所以拍照也就更容易了。在农村里,不少老人身体还很硬朗,就已经雇人拍好了“老人像”,就是想着自己百年之后,这就可以当遗像用。
那大家都是如何处理这些遗像的呢?估计有些人是把它摆放在客厅里,或者是悬挂在厅堂。然而在我国民间却有一种说法,就是老人的遗像是不能悬挂在客厅里面的,这又是为什么呢?那应该摆放在哪里呢?
遗像真的不能悬挂在客厅吗?
在客厅中,挂画作为一种常见的装饰方式,既能彰显主人的审美品味,又能营造家的氛围。像以前很多人比较注重家里的风水,就会对画像的选择,所悬挂位置都是很有讲究的,那遗像可以悬挂在客厅吗?

遗像,作为已故亲人的画像,寄托着家人深深的思念与哀痛。然而,将遗像挂在客厅,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确实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这里我们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
首先,对于家人而言,把去世亲人的遗像挂在客厅,尤其是像至亲的父母,那么经常面对遗像容易勾起悲伤的回忆,不利于从失去亲人的痛苦中走出来。这种情感的压抑与不断回忆,长此以往是很不利于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的。
其次,对于已故的亲人来说,将其遗像挂在客厅,尤其是客厅这样一个人来人往的地方,不仅显得不够尊重,还可能因为外界的嘈杂与一些孩童的无知举动,而对遗像产生不敬之举。

在我国民间的传统文化,对于逝者就是入土为安,这是对逝者的最大尊敬。即便是面对他的遗像,也应该好心保存,不宜放在人多嘴杂的地方。像过去很多大家庭都是把逝去亲人的遗像放在祠堂,这是很严肃的地方,没有外人,也不能大声喧哗的。
最后,对于到访的客人而言,这也是不尊敬的行为。因为自家人可能感觉没有什么,可是一个外人到你家看到悬挂的遗像,心里还是会感到惊讶或者是不自在的,从而影响宾主之间的交流与氛围。
如果从这些角度来看,把遗像悬挂在客厅确实不宜。不过具体还是要看当地的习俗,有些地方的风俗,就是把去世亲人的遗像悬挂在客厅,但是传统的做法是把遗像收起来。只有在忌日,或者是一些重要的祭扫的日子,才会拿出来祭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遗像之外,还有三种画像也是不宜挂在客厅的。第一种当然是寓意不好的画像。在中华文化中,很多图像与符号都具有特定的寓意,如“蝙蝠”寓意“福”,“鱼”寓意“年年有余”。
然而,也有一些画像因为寓意不佳或带有负面含义,而不适合挂在客厅。例如,一些描绘衰败、凋零景象的画作,可能会给家中带来阴郁的氛围,影响家人的心情。
第二种是像老虎、老鹰等凶猛动物的画像。这些动物虽然在中国文化中有时被视为勇猛、力量的象征,但在家居装饰中,过于凶猛的图像可能会给人带来压抑与不安的感觉。

而且像老虎画像是有说法的,有上山虎和下山虎,挂的不对寓意就完全不同了。尤其是在客厅这样一个家庭成员日常活动的场所,过于强烈的视觉冲击可能会影响家人的情绪与心态。
第三种是容易引起联想或带来不好想法的画像。每个人的审美与观念都有所不同,一些画像可能在某些人看来并无不妥,但却可能触动另一些人的敏感神经。
例如,之前看大有人写“宾至如归”,却被看成了“妇女至宝”等等,这样容易引起人误解或者是歧义的字画,就不能悬挂在客厅,以免客人误读而引起误会或者是尴尬。
那么,客厅应该挂什么样的画像呢?这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因为每个人的家庭背景、审美观念与文化背景都不同。

但总的来说,客厅的挂画应以和谐、吉祥、温馨为主题,既能彰显主人的品味与格调,又能营造出一个舒适、宜人的家居环境。
例如,一些描绘山水、花鸟的画作,往往能给人带来宁静与美好的感受;一些具有吉祥寓意的画作,如“福”、“寿”、“禄”等,则能为家中带来好运与祝福。
需要提醒一点,就是很多家庭把“金玉满堂”这样的字画挂在客厅,其实这个原意是不吉利的。

金玉满堂一词最早是出自老子的《道德经》:“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说的是即便是一个人金玉满堂了,但是临走了也带不走,所以它并不是吉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