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桃树、李树等果木的花期大都是在每年春季的3-4月。

桃花李花冬季盛开属奇景
在秋冬季转换的一段时间内,一些春季开花的果木偶尔会出现“花开二度”现象,完全打破了我们对其春季开花的固有印象。
例如,2021年11月北京房山桃花盛开,当地老人说六十年一见。有人甚至认为这是近年温室效应导致的异常现象。

“冬,桃李华”两千年前挺常见
冬天桃花李花盛开与温室效应有关这个猜想其实并不靠谱!
《汉书》就多次记载了“冬,桃李华”这一现象,西汉初期短短十几年间就发生了三次。
惠帝纪第二:“五年冬十月,雷;桃李华,枣实。”
高后纪第三:(元年)“秋,桃李华”。
文帝纪第四:“六年冬十月,桃李华”。

由此可见,这一异常现象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初期还是比较常见的。史书证明冬季桃花盛开和温室效应之间不能简单划等号。
不过那时的关中平原气候确实很温暖,和现在的江南差不多,孕育了西汉二百年盛世。
气温回暖导致桃李树产生错觉
“春花冬开”其实是秋冬转换之际出现的“小阳春”所致,这个现象很好理解,正如初春时节经常会出现的倒春寒现象一样。从气候的角度来讲,可能就是季节性变化之中的气温波动太大了。
冬天第一波寒潮之后,气温回升如春可能导致很多果树犯糊涂,搞不清楚现在到底是春夏秋冬哪个季节了。这就是为何在冬天会出现桃树、李树开花的原因。

实际上,这一奇景会影响来年桃树、李树的生长,并不算是什么好事情。
但要以此证明温室效应导致气温回暖也并不充分,也许这仅仅是中国历史上三、四百年一个大周期的冷暖转换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