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祝福语 三明治的做法 红烧排骨的家常做法 小米粥的做法 小龙虾的做法 大闸蟹的做法 鲜贝的家常做法 卷心菜的做法 苹果派的做法 冬瓜的做法大全家常菜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

月份牌上写宜和忌(日历上的宜XX忌OO是怎么算的?)

536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6-10 20:40:37    

黄历说不宜署名的实习壹读君丨匿名(其实是泊风)

吴迪:家里挂了新一年的日历,每年的日历买的都是那种一天一撕的,除了标日期还标今天【宜】……【忌】……很想知道这么多年,这些宜什么忌什么都是怎么算出来的,真的每一年每一天都是不一样的,不是抄的吗?

壹读君:其实主要靠编。

365天每天都有个应该干啥,不应该干啥,要是真靠着一套科学的系统的理论去编当然费劲啦,所以大多数日历里的“宜”、“忌”大多是把前一年的打散了再给编回去。当然这是没水平的编,还是有一些日历里的编得是有根据的,这是有水平的。

那么根据是什么呢?

主要就是根据明清以后的一些数术类书籍啦!《玉匣记》、《三元总录》、《永吉通书》三本最重要,当然还有别的,比如《千镇》和《象吉通书》之类。

△《玉匣记》,也负责解梦。比如梦见有人给你棋子,意味着要怀孕(新技能get)

为什么用这三本呢?因为涉及到“宜”与“忌”需要讨论天干地支、阴阳五行之类,牵扯到道教和佛教的一些宗教禁忌,这就非常的复杂了。明、清以后的一些阴阳学家就觉得按照那套算历法太费劲,民间的阴阳家、数术家没那么厉害,算不出来,干脆出个简洁读本吧!于是这三本书横空出世啦!

有些细致的读者可能发现《玉匣记》这本书相传是东晋时期成书的,但是到了明清以后其他文学著作中才陆续出现,所以它还是很可能是明以后才真的成书的。

那么问题又来了,那些在今天挂历里出现的“宜”、“忌”内容是怎么来的呢?

现在大家可以从家里卸本挂历在手上翻,观察一下“宜”、“忌”的内容,一定能发现,不外乎就三类嘛!修造与生产活动、嫁娶与社会生活、丧葬和神事活动,这些内容都与传统农业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比如:【忌】上梁、竖柱、安床、修造、动土、入宅、出行、出师、求医;【宜】纳财、斋醮、祭祀、安葬、纳畜、入学、裁衣、求财、冠笄,这些内容本身都是与农业生活息息相关的。而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中国人根据农业生产规律,总结出了每年二十四个节气,在这些节气前后就有一些顺应于或有悖于自然发展的事情,比如“惊蛰”前后就不适宜“安葬”,因为这个季节昆虫开始繁殖和活动,埋人进去没几天就被当饭给虫子吃了,“谷雨”前后不适合“作灶”,因为过去灶都是用土砌的,得晒着才能干,一着潮气灶干不了。所以很多禁忌都跟是顺应季节规律的。

无论是哪个民族或者是国家,所有的民众内心中都有着“求吉避害”心理,所以在科技并不发达的过去,人们将这种心理就投射到了宗教信仰之上,中国人也不例外,在佛教传入、道教发展以来,根据宗教系统和原始的万灵崇拜,到了明清时期民间渐渐形成了一套神煞系统,这套神煞系统的形成与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六十四卦、二十八星宿、动物、地理、生产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么排列组合一算,神煞系统中的神仙和煞星有千八百个,每个怎么来的,怎么算的非常的麻烦,而且有的地方还冲突,除了几个大牛阴阳学家、方术学家,大家根本算不过来。

因此,上边的三本书除了涉及皮毛的理论知识外,剩下的都是方法论,直接告诉大家,今天干这事儿好,干那事儿不好,大家也不愿意费劲分析其中的内容,照着用就是了。

当然社会发展到今天,过去的禁忌系统已经满足不了当代人的需要,新的“宜”、“忌”内容正在形成,比如……

最后再给你们看看今天的黄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