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体育越发重要的教育地位,跳绳也从儿时游戏,发展为现在的考试项目,很多家长都表示感到又喜又愁;喜是因为跳绳很简单,训练也很方便,愁是因为不知该如何提升孩子的跳绳成绩和速度。
今天,小编就给家长朋友们分享一些提升跳绳速度的技巧。

01. 了解1分钟跳绳考试规则
1分钟跳绳的考试项目其实很简单,顾名思义,就是进行跳绳1分钟,跳的次数越多,分数越高。当学生听到开始考试的提示哨,就可以开始考试。每人计算一分钟跳绳次数,考生听到开始考试提示哨开始考试,向前摇绳做单脚或双脚跳。考生应在标识的区域内跳绳,每摇绳一周跳一次,计数一次,记录1分钟累计所跳次数,一分钟计时完毕考试。

提分要项
跳绳需要发力的部位是手腕,而不是手臂。
跳起的高度不宜过高,在开始跳绳前,可以先把绳子调节到合适的长度;落地时还需要注意屈膝缓冲,保护好膝盖。
摇绳的幅度不宜太大,容易增加肩关节的负荷,不易快速摇绳和节省体能。
跳绳的姿势也需要注意,在跳绳时,不要笔挺着身体,稍微做自然弯曲的姿势,上半身保持略微的倾斜角度。
02. 跳绳训练技巧
控制起跳高度
在跳绳过程中,如果起跳高度太高,很容易被绳子绊倒,这就会造成落地不稳,这样反而会影响速度。
所以我们在跳绳时,尽量控制起跳高度。比如:第一次跳绳时,可以先从10公分开始跳;第二次可以增加到20公分;第三次可以增加到30公分;第四次可以增加到40公分;第五次可以增加到50公分……
随着跳绳速度的增加,我们的起跳高度也要不断变化,才能适应不同的跳绳速度。
但要注意一点:不要为了追求速度而过度起跳,这是会对膝盖造成伤害的。
只要保持合理的起跳高度,我们才能发挥出最大的跳绳效率。

高抬腿
高抬腿可以让腿部肌肉得到更好的锻炼,也能增加下肢爆发力,增加跳绳时的力量。
练习高抬腿时,注意不要太过用力,以免造成身体伤害。
另外,在高抬腿练习过程中,尽量将脚后跟抬离地面,这样可以减少腿部动作次数,避免对踝关节造成伤害。
在练习高抬腿时,速度一定要快,越快越好。
适度训练
1、高抬腿练习:把一条腿抬起,膝盖弯曲,然后小腿自然落地,这样一次反复练习10-15次,每天练习2-3组。
2、前踢腿练习:把一条腿放在另一条腿后面,做前后左右踢的动作。两脚踢到身体两侧,然后做前后左右踢的动作。每天练习2-3组。
3、跳绳后踢腿练习:把两脚并拢,脚尖向外张开45度,然后膝盖弯曲,小腿向后踢的动作。
4、摆臂练习:两脚前后分开站立,手自然下垂或放在身体两侧,跳绳时用手臂的力量带动身体的摆动。
5、负重训练:拿一个重物在脚下,然后跳绳到身体前面或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