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祝福语 三明治的做法 红烧排骨的家常做法 小米粥的做法 小龙虾的做法 大闸蟹的做法 鲜贝的家常做法 卷心菜的做法 苹果派的做法 冬瓜的做法大全家常菜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

木雕之乡是哪(世界木雕之都)

77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5-29 06:34:33    

说到东阳,我的最早记忆应该是学生时代,读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里边提到的东阳。因为很喜欢这篇文章,就记住了东阳这个地名,只知道是浙江的一个县。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沿海一带经济飞速发展,东阳的名气愈来愈大了,世界木雕之都、红木家具之都、横店影视城……顶顶大名,誉满中国啊!

今天,我们来到东阳,游览了东阳卢宅,就想好好看看这个世界木雕之都的真实状况。要了解这些,最直接的当然是“中国木雕博物馆”!

来到“中国木雕博物馆”,才发现这里还有“中国木雕文化博览城”、“中国木雕城”、“中国木雕会展中心”,感觉震惊啊,这样的“世界木雕之都”,看来真是名副其实啊……

进入博物馆,凝重的氛围一下子将我们带进人类历史的长河里。自有人类以来,树木,就伴随着人类繁衍生息,承载着中华民族盛木为怀、旷久不渝的深沉眷恋;雕,凝结着东方华夏质朴伟大、追求美善的造物智慧;中国木雕,在金与木的斡旋中熠熠生辉千百年……


刳木为舟,剡木为楫,架木为井,斫木为器 ,就是中国木雕业的始祖。

木,作为中国五行文化之一,也是古代人类生存的五大元素之一,木雕的发展史,足以说明中华民族对于“木”的偏爱和依重程度之深……

木雕,从原始的简单实用,到后来的精雕细琢,从简单器具,到价值连城的世间珍品,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伟大的聪明智慧……



木雕,从生活中走来,在木匠的手里精益求精,丰富生活品质的同时,慢慢上升到艺术的殿堂,使人看见后就有赏心悦目的幸福之感……



在明清时期 ,东阳的木雕事业发展到鼎盛,当时盛行“无雕不成屋,有刻斯为贵”的观点,很多人加入到木雕行业,开始以刀为笔,以木为纸,大大促进了木雕艺术业的发展……

这个时期,不仅在木雕材质越来越讲究,在雕刻工艺上也推陈出新。不仅有圆雕、镂雕、浮雕,还增加了贴金、镶嵌、彩绘的工艺……



东阳人,千百年来一直传承着做任何事情都要精益求精的理念,木雕行业更是如此。东阳的老街里,木雕工艺店比比皆是。东阳,号称“建筑之乡”、“百工之乡”、“雕花之乡”,全国各地,到处都有东阳匠人的痕迹。

明清时期,到北京故宫干活的东阳匠人达数百人之多,留在故宫档案里的东阳木匠都有多人。


博物馆的后半部分,就是介绍全国各地木雕行业的特色,南方省份明显要多,北方好像只看到山西木雕,综合评述,应该说各有千秋啊!

看到这里,老婆说:“老父亲如果活着,就带来看看,感受一下木匠的过往。”是啊!我的老父亲也是一位木匠。他如果活着,一定对这个很感兴趣的!

严格来说,父亲只是一位木工而已,谈不上“匠”。我们老家的村子,也是我们当地有名的木匠村,木工真不少,但只能做一些简单的门窗、柜子、桌椅板凳,仅仅是农业以外,挣点零花钱的手艺而已。

木匠,作为一个社会行业,历史悠久,从业人员众多,从木匠始祖鲁班开始,出现的大师和名人层出不穷,元顺帝、明熹宗、刘少奇、李先念、李瑞环等等都和木匠有着很深的渊源……


老婆感觉累了,我也同感,出来后发现还有“大师”、“竹艺”两个展厅没有看,有点遗憾,下一次一定要补上!

已经下午四点了,肚子有些饿,赶快找饭店。老婆在网上搜索,最后确定去银泰城,这里餐饮品种多,选择余地大。

大约十分钟就到了,餐饮是三四楼,我们从四楼开始选择,最后确定吃三楼的“百岁鱼馆”里的酸菜鱼,两个人,三斤二两,合计171元,饱腹而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