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人的秋季,可谓是减肥塑身的大好时节。不过,减肥可不是一件简单的小事,除了注意饮食之外,日常的运动也是不可或缺的。

如何买跑步机?又要注意哪些误区
"智能"并非可有可无
如今,智能化浪潮席卷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人认为加入智能反倒显得鸡肋,但事实并非如此。

设备显示屏可显示速度、路程、时间、热量等信息,专属APP则可化身为你的私人专属教练,拥有教练模式、模拟路跑等多种趣味跑步课程,部分产品也内置丰富的营养减肥美食和让人放松的音乐,更有乐趣。个头越大越好
殊不知,相比商用跑步机,设备的适用人群和定位是完全不同的。此外,此类设备并不适用于日常的家居环境。

彩屏设备基础体验好,功能也更为多样,所占体积也要相对大一些,售价也是最贵的。

可折叠设备则日渐成为主流,设备本身具备可折叠的特性,占地面积更小,售价也要亲民一些,基础配置日常使用绰绰有余。

走步机基础配置低,电机功率小,价格也相当亲民,对于没有巨大运动量需求的初学者较为适用。消费者可根据自身需求和预算等来选择合适的产品。
配置高就好?
其实,配置并非越高越好。

2.0HP功率时速在14千米/小时,也就是说较为适宜慢跑,对于不适宜剧烈运动的中老年人比较实用;2.5HP/3.0HP功率的设备则最高时速则控制在20千米/小时以上,适宜于年轻人来使用;3.5HP以上的设备时速则可达到25千米/小时以上,适用于专业的运动员或者经常运动的年轻人。

此外,尽管多数商家都会宣传自家产品采用专业定制的静音马达,但是实际使用起来多少会有一些噪音。一般来说,消费者应优先选择50分贝(单位:db,声音安静、轻声细语)左右的设备。而超过60分贝的设备则犹如吵闹的声音,影响家人的休息。

至于跑带宽度上,市面上最为常见的可分为42CM、45CM、48CM、52CM、55CM等。需要注意是,跑带并非越宽越好。42cm-45cm宽跑带的设备适合体型偏瘦的男性/女性使用;48cm-51cm宽跑掉的设备则适用于体型稍胖的人群使用;51cm以上的可满足多数人的使用需求,价格也会相对高一些。

不科学的跑步会伤及膝盖,设备拥有减震设计,可最大程度上的减少膝盖的损伤。要知道,真正优质的家用智能跑步并通过在关键部位安装各类缓冲材料来实现减震的作用。足以可见,单纯依靠软跑板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消费者挑选时还应注意。

避开以上这些误区才能帮助我们挑选到更优质、更适合自己的设备。不过,减肥这项"大业"持之以恒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