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祝福语 三明治的做法 红烧排骨的家常做法 小米粥的做法 小龙虾的做法 大闸蟹的做法 鲜贝的家常做法 卷心菜的做法 苹果派的做法 冬瓜的做法大全家常菜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

基督教十戒律分别是什么(中世纪真的黑暗不堪吗?)

861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4-28 20:55:11    

公元5世纪,由于北方蛮族的入侵,统治了欧洲几百年的西罗马帝国灭亡。从此,欧洲进入了中世纪。

过去的历史书通常是这样介绍中世纪的:“它是欧洲长达近千年的黑暗时代,从政治经济再到科学技术,都是一个大倒退,而这一切可以归结于基督教。”

这种说法主要来自于伏尔泰、狄德罗和卢梭等反对教会的思想家们,因为他们的影响力巨大,因此大家都接受了这种说法。再加上宗教确实迫害过科学家,并且统治人民的思想,因此,这种说法很容易被大众接受。

不过,近代很多历史学家研究发现,中世纪最黑暗的时期只是从公元410年罗马城陷落到公元754年,一共是三个半世纪,而非9个世纪。

事实上,到中世纪后期,欧洲虽然在政治上四分五裂,但在基督教的主导下,没有爆发过大的战争,这就给科技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欧洲逐渐发展,只是发展速度比文艺复兴、大航海和后来的工业革命时期缓慢。

中世纪大致以公元1000年为界,分为两个500年。前500年比较混乱,产出的文明成果较少,后500年比较安定,产出了井喷一样的文明成果。

中世纪前500年的黑暗时代:

欧洲进入中世纪后,西方从辉煌的帝国时代急速衰落,到了几乎没有文明的野蛮状态。

此时,欧洲的新主人日耳曼人的几个大部落之间连年征战,建立新王国的速度赶不上王国被灭的速度。屋漏偏逢连夜雨。他们这时遇到了新的大麻烦——更凶狠的敌人从东南西北像潮水一般袭来

  • 东面是马扎尔人,他们有匈奴成分,就是卫青霍去病赶跑的匈奴,他们一路向西,冲入了欧洲。
  • 北面是维京人,俗称北欧海盗,他们南下侵袭欧洲腹地,罗马人很早就腾不出手来对付他们了,最显眼的失败是放弃不列颠岛,岛上的国王后来长期由丹麦国王兼任。
  • 南面是穆斯林的阿拉伯帝国,从西亚进入北非,再渡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西班牙,高卢,也就是今天的法国。

东面、北面、南面这三股敌人都有机会把西方文明彻底消灭,尤其是穆斯林。

西方在那个时期政治秩序荡然无存,盗贼四起,经济、社会、文化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这500年里,西方的经济就是为吃饱饭而斗争,所谓的社会就是地方互助,所谓的文化就是教士在修道院或大教堂里抄经书。

牛津大学

逐渐安定下来的西方迅速触底反弹,政治、经济、文化在后500年当中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就,正是这些成就,为现代西方文明打下了基础。

中世纪居然诞生了大学

大学没有出现在阿拉伯地区,也没有出现在经济文化繁荣的唐宋王朝,而是出现在看似黑暗的中世纪欧洲。

有了大学,才有了培养科学家的场所,也才有了各个学科生根发芽的土壤。

公元754年,欧洲划归到了基督教的统治之下,从此,相对稳定的欧洲恢复了发展。

牛津大学


  • 首先,中世纪后期,欧洲出现了一个不愁温饱的知识阶层——教士群体。欧洲当时的国王、贵族和骑士基本等同于文盲,既没有精力,也没能力,更没有动力进行学习和研究。在中世纪,管理人们思想的教士,地位要比管理人们生活的贵族骑士高。
  • 其次,相比物质生活,中世纪的人们更重视精神层面的东西,最初的大学就是造就精神上的富翁,而非物质上的。这些虔诚的教徒对真理的追求和对上帝的崇敬同样虔诚。直到今天,没有对科学宗教般的虔诚,是成为不了大科学家的。

今天世界上著名的牛津、剑桥、哈佛、耶鲁,早期都是教会学校,大家在学问面前,都保持着宗教般的虔诚。

中世纪诞生了哥特式建筑

哥特风格的特点是辉煌。恐怖、超自然是后世对哥特风格的误解。

米兰大教堂:1386年开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顶。

哥特风格诞生的契机是为了解决木质屋顶易起火问题。1066年,诺曼公爵征服了英国成了英国国王,英国迎来诺曼王朝。诺曼王朝大兴土木盖教堂,为了解决传统教堂的木质屋顶容易起火等问题,急需新的建筑技术。

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1345年全部建成。

哥特式建筑的建筑理念彰显了我们现代建筑的核心思想。哥特风格前的建筑的基本思想是垒砖头,从低垒到高。哥特的思想是先搭骨架,再填肉。现代的建筑也是先用钢筋搭骨架,再用混凝土填肉,甚至摩天大楼的外墙全部用玻璃覆盖。

中世纪的绘画

中世纪代表性绘画

绘画是中世纪的主流艺术。由于基督教的戒律,尤其是“十诫”当中的第二诫:“禁止拜偶像”,导致中世纪雕像不发达,中世纪几乎看不到雕像。

中世纪代表性绘画

由于当时文盲很多,格里高利一世提出用绘画向信徒传递圣经故事。目的是为了教化,不是为了追求美,不求写实,只追求用脸谱化的表达来清晰地传达信息。

正是在欧洲这段被贬低为“黑暗中世纪”的时期,孕育出了欧洲的现代文明。

当时的日耳曼人并没有那么野蛮

有人说,中世纪黑暗是因为新主人日耳曼人很野蛮。

但其实,那时的日耳曼人已经不再是原始的部落政治,组织更有章法,上下等级已经出现。经济也基本完成从渔猎到农耕的转变,进入定居状态;政治上,他们已经有了习惯法,而且吸收了罗马法。所以,当时的日耳曼人不是原始人,是一只脚已经踏进文明的人。

而且,蛮族对欧洲文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比如现代文明中对个人独立与自由的推崇,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蛮族的影响。由于大部分的蛮族以游牧为生,有着游牧民族与生俱来的勇敢和不羁,有追求个人尊严、独立与自由的强烈渴望。这种自由精神随着蛮族入主欧洲,也深深地融入了欧洲文明的血液。

多元势力并存和博弈

有人认为,中世纪的黑暗是由基督教造成的,中世纪是政教合一。

一提起教会,人们马上就会想到封闭、愚昧,还有焚烧异教徒的火刑柱。

但其实,中世纪不是政教合一,而是政教二元结构,教权和政权相互独立、相互斗争

从中世纪开始,欧洲社会始终没有产生一个绝对的主导性力量,贵族、王权、教会等力量长期处在一种相互制衡的状态,谁都无法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它们彼此之间的斗争推动了欧洲文明的持续进步

此外,在文化领域,教会功不可没

教会不是文化的对立面,反而有助于欧洲文化的发展。基督教会是罗马帝国的好学生,政治制度、法律、行政管理、司法审判、哲学、文字,好东西照单全收

比如,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随着军事上的失败,古罗马的文化也面临着断代的危机。而保存古代文化的正是教会。教会保存了大量古希腊、古罗马的思想文化成果,在漫长的中世纪,成了欧洲精神文明最重要的传承者与发展者。

我们不能光看到教会烧死了提倡日心说的布鲁诺,也要看到教会在传承文化上发挥的巨大作用。

作为一种精神权力,教会在提升个人的精神修养与道德情操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教会能缓和个人的利己主义倾向,增进社会团结,并防止个人沉迷于物质享受,沦为金钱的奴隶。

欧洲的中世纪不是一部非黑即白的历史,而是多元文化、多种因素博弈的结果。中世纪以后,欧洲再也没有主导型的单一力量了,而是同时存在着多种力量互相制衡。欧洲现代文明的胚胎就在这些多元力量中逐渐孕育,这才有了后来的文艺复兴和现代文明。

探究欧洲中世纪的历史不难发现,现代社会是由历史演进而来,欧洲的现代社会脱胎于中世纪,贵族、教会、王权,这些看似已经“过时”的社会力量,都曾经为推动欧洲文明的进步做出过贡献,人们应该对历史和传统保持一份温情的敬意。传统不应该被盲目打碎,一个好的社会应该是新旧事物调和折衷、多元并存的社会。

多元并存其实是欧洲文明绵延至今,不断发展的核心动力,而欧洲近现代的躁动和骚乱,恰恰是因为欧洲人在取得成就的过程中,逐渐忘记了这一伟大传统。因而要保持社会的活力,不能一味求新,有必要让新旧事物调和折衷、多元并存。

我们看待传统,看待历史,不能用简单的一刀切的眼光。传统和现代血脉相连,否则,旧世界被打碎了,新秩序却没有确立起来,社会就会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这也是当下中国提倡传统文化的原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