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祝福语 三明治的做法 红烧排骨的家常做法 小米粥的做法 小龙虾的做法 大闸蟹的做法 鲜贝的家常做法 卷心菜的做法 苹果派的做法 冬瓜的做法大全家常菜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

宾语前置句怎么判断(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

875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4-19 18:34:25    



(3)句式

考试大纲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在知识准备阶段,比较、区分这4种句式与现代汉语不同之处是有必要的:

①判断句

现代汉语也有判断句,只不过,现代汉语的判断句形式简单,以“是”作判断动词,表示否定判断,要在“是”前面加上否定副词“不”。而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和现代汉语很不相同,它不用判断词,而是在判断句的谓语后面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在主语后面,还可以加上代词“者”复指,引出谓语。有时候,“也”字可以不用,甚至“者”字、“也”字都不用,也可以形成判断句。古代汉语表示否定判断,是在判断句的谓语之前加上“非”字。“非”可以译成现代汉语“不是”,但它本身不是判断词,而是副词。

判断句的主语有时根本不出现,也有时可以承上文而省略。

在古代汉语中常常出现的“是”字,往往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用和“此”一样,常用来作判断句的主语。[1]

在先秦时代,“是”字不能作判断词用。有时它在句中的地位很像判断词,但仔细分析一下,就能够发现它仍是指示代词。“是”作为判断词汉代就有了,《史记》有好几个例证,但在基本上以先秦的作品为准则的文言文中,这种“是”字作判断词的句式始终没有被普遍采用,甚至到明清以至近代,文言文中的判断句,绝大多数仍然采用先秦的形式。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中,在谓语前面可以加副词“乃”、“即”或语气词“维”、“惟”等。加“乃”和“即”的,先秦不太多,后代用得较多;加“维”和“惟”的,后代不多见,先秦却比较常见。无论是“乃”、“即”还是“维”、“惟”,都不是判断动词。“乃”是副词,用来加强肯定语气,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便(是),“就(是)”,因此现代汉语可以加在“是”前面,构成“乃是”、“即是”。“维”、“惟”是放在句中的语气词,起引起谓语的作用。

判断句是表示判断的,但无论在现代汉语还是在古代汉语中,都会遇到一些并不表判断的判断句,它们的主语和谓语并不是同一事物或同一类别。譬如用判断句表示比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了”《荀子·王制》);用判断句式表示复杂内容(“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刿论战》)等,都不能用判断关系来解释,但还是判断句式。

判断句还有一种灵活的用法,即在因果关系的复句中,用带“也”的判断句放在表示结果的分句之后来说明原因。这种用法,我们认为,可视为一种因果判断。如: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韩非子·五蠹》。[2]


②被动句

所谓被动句式,是指从句子结构本身就能看出主语的被动性质,现代汉语常以“被”字句为典型的被动句式。汉语的被动句式在先秦时期已经形成,但使用远没有现代普遍。汉以后的文章被动句式有了一些新的发展,使用也逐渐普遍。

先秦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被动句式是在动词后面用介词“于”把行为的主动者引进来,这样,动词前面的主语很明显就具有了被动性质,如“然而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者,何也?”(《汉书·贾书贾山列传》)还要注意,这种被动句式的词序和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需要还原成现代汉语习惯词序。

古代汉语的另一种常见被动句式是用介词“为(wéi)放在动词之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为”在句子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很像现代汉语里的“被”,如“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为”字后面所引进的行为主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为”直接放在动词前面,这点与现代汉语“被”完全相同,如“父母宗族,皆为戳没”(《战国策·燕策》)。

在汉代以后,又发展成为“为……所”句式,行为主动者放在“为”和“所”之间,如“卫太子为江充所败”(《汉书·霍光传》)。“为……所”句式是古代汉语最常见的一种被动句式,并且一直沿用到现代的书语里。但是,古代汉语里“为”后的行为主动者有时也可以不出现,“为”和“所”连在了一起。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鸿门宴》)。

除“为”字外,古代汉语还常用“见”字放在动词之前形成被动句式。譬如“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见”的作用与现代汉语“被”也基本相同。用“见”的被动句式,不能直接由“见”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这点和“为”很不相同。如果需要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只能在动词后面别用“于”的被动句式配合,行为主动者出现在“于”的后面,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现代汉语表示被动常用的“被”字实际上在战国末期就已经开始用于被句式了,但比较少见,到汉代才出现多一些,如“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策》);“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但是,用“被”的被动句在当时远不如“见”和“为”的被动句式常见。

“被”开始用于被动句时,只直接加在动词前面,到汉末才出现由“被”引进行为主动者的句式。唐以后,在比较接近口语的文章和诗词中,“被”逐渐代替了其他表示被动的句式,但一般文言文仍然多沿用其他几种被动句式。

也有没有特定标志的被动句。这类被动句只在主语和谓语的内容上表示为被动,译时一般要在动词前加上一个“被”字。如“然兵困于京、索之间,迫西山而不能进者,三年于此矣”(《史记·淮阴侯列传》)。[3]


③宾语前置

在先秦古籍中,最突出的特殊词序是宾语在一定条件下要放在动词之前。这种宾语前置并不是表达一定语气的一般倒装句,而是有一定的语法条件的,遇有以下一种条件,宾语都要放在动词的前面。

一、疑问代词作宾语。上古汉语的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必须放在动词前面,如“我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如果动词前有助动词,宾语一般也要放在助动词前面,如“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谁”就放在助动词“敢”的前面。疑问代词做介词的宾语时,也要放在介词前面,如“子归,何以报我?”(《左传·成公三年》)

先秦这种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的格式,一直为后来写古文的人遵守。如“而今安在哉?”(苏轼《前赤壁赋》)“无武力何以胜也?”(龚自珍《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则在上古汉语中是比较严格的,很少例外。只有“何如”也常常说成“如何”,但这两种格式在先秦就已经是凝固形式,意思已经不是“像什么”,而是“怎么样”或“怎么了”。如“以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孟子·梁惠王上》)[4]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这一类宾语前置实际包含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无定代词“莫(没有谁)”。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如“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左传·昭公十二年》)前一分句“不我与”有否定词,因此代词宾语“我”前置,后一分句“与我”没有否定词,因此“我”放在“与”后边。

如果宾语不是代词,即使是否定句,也不用宾语前置这种格式。如“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律远没有疑问代词宾语前置严格。在先秦古籍中,也可以找到不少否定句代词宾语不前置的例子。如“有事而不告我”(《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三、宾语用代词复指。这一类宾语前置的特点是在宾语前置的同时,还要在宾语后面用代词“是”或“之”复指一下,“是”或“之”也要放在动词的前面。如“秉国之均,四方是维”(《诗经·小雅·节南山》)。“四方是维”就是“维(保护)四方”。这种宾语前置的格式实际上是起了强调宾语的作用。

用“是”或“之”这种宾语前置的格式时,还可以在宾语之前再上“惟(唯),构成“惟(唯)……是……”或“惟(唯)……之……”的格式,强调宾语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例如“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亲”(《左传·成公十三年》)。成语里还有“唯命是听”、“唯利是图”等说法,就是这种语法格式的残留。

如果宾语本身就是代词,一种情况是仍旧用这种语法格式强调宾语,只是用来复指的代词一般只用“之“,不用“是”。如“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左传·宣公二年》)由这种格式形成的“是之谓”、“此之谓”已成为一种凝固形式,在古文中很常见。如“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另一种情况是不用复指代词,直接把代词宾语放在动词之前,这个代词宾语一般只限于“是”,其他代词不多见。如“昭王南征不复,寡人是问”(《左传齐桓公代楚》)。“寡人是问”即“寡人问是”。

为了强调宾语,用代词“是”或“之”复指把宾语提前,这是古代汉语比较常用的一种语法手段。把这种句式译成现代汉语时,复指的代词“是”或“之”就无法译出来。宾语前置其实是文言句式中的词序倒错现象之一。[5]文言句式里的词序倒错现象,在理解或翻译时,一般都应按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词序换原。


④成分省略

古代汉语有很多省略现象,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省略主语(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等);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等。这些省略的成分,在翻译时,一般都应补出来。这里要说明的是,兼语有时也省略,结果兼语前后的两个谓语就连到一起了。兼语省略可以分为:

一、使令式。使令式兼语省略,一般多是承前省略,也有因不必要说出或者不能说出而省略的。如“不如早为之所,无使( )滋蔓”(《郑伯克段于鄢》)是承前省略;“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 )召孙膑”(《孙膑》)是不必要说出或不能说出而省略。翻译时,一般都要把省略的兼语添出,因为现代汉语使令式兼语句一般不能省略兼语。

二、“以……为……”式。省略兼语后,结果兼语前后的谓语动词“以”和“为”相连,不要误为一个动词。如“若舍郑以( )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这是承省略,翻译时,一般要添出省略的兼语。“以为东道主”可译为“把他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又如“齐使以( )为奇,窃载与之齐”(《孙膑》)。“以为奇”可译为“认为孙膑出众”。

三、称谓式。称谓式一般也是承前省略,结果兼语前后的谓语动词相连。如“樗里子滑稽多智,秦人号( ) 曰智囊”(《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秦人号曰智囊”可译为“秦国人把他叫做智囊”或“秦国人叫他智囊”;“陈涉乃立为王,号( )为张楚”(《陈涉世家》)。“号为张楚”可以作变化译为“号称张楚”。[6]


注:

[1 ]在古汉语中,“是”的字义:①直,正。②正确。③认为正确。④指示代词,此。⑤判断词。⑥任何,凡。⑦助词,用于前置宾语之后。《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10月版。

[2]这里的判断句及以下被动句、词的活用等知识参考了郭锡良等编《古代汉语》上册,北京出版社1989年6月版289-295页。

[3]在郭锡良等编《古代汉语》上册认为,这种无特定标志的被动句,只是被动表示法,并没有形成真正表示被动的句式,但是朱振家主编的《古代汉语》下册却认为,没特标志的也算是被动句。我们这里采用后者。见郭锡良等编《古代汉语》上册,北京出版社1989年6月版295页,朱振家主编《古代汉语》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5月版157页。

[4]古书上“如何”又可以说成“若何”、“奈何”。“如何”、“若何、“奈何”的当中还可以插入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成为“如……何”等格式,意思是“对……怎么样”。如“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参见郭锡良等编《古代汉语》上册,北京出版社1989年6月版283页。

[5]其余两种语序倒错现象,为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

[6]兼语省略内容,可参见朱振家主编《古代汉语》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5月版170-174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