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祝福语 三明治的做法 红烧排骨的家常做法 小米粥的做法 小龙虾的做法 大闸蟹的做法 鲜贝的家常做法 卷心菜的做法 苹果派的做法 冬瓜的做法大全家常菜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

读书方法和技巧(掌握这些技巧让你事半功倍!)

394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4-16 20:43:52    

人类社会只有发明了发明的方法之后才能发展,同样道理,你们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之后才能进步。——查理·芒格

知识经济的时代,各种关于高效学习的方法屡见不鲜。不过,学习方法由于需要长期的积累和锻炼。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种学习方法,但是一些经典的方法,还是可以供大家参考的。接下来,我们为大家分享几种非常有用的读书方法,总有一款适合你。

一、冯友兰:我的读书经验

方法1:精其选

书虽多,有永久价值的还是少数。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只供翻阅的。

所谓精读,是说要认真地读,扎扎实实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所谓泛读,是说可以粗枝大叶地读。只要知道它大概说的是什么就行了。所谓翻阅,是说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不要一句话一句话地读,也不要一页一页地读。就象看报纸一样,随手一翻,看看大字标题,觉得有兴趣的地方就大略看看。没有兴趣的地方就随手翻过。

怎样知道哪些书是值得精读的呢?自古以来,已经有一位最公正的评选家,有许多推荐者向它推荐好书。这个选家就是时间,这些推荐者就是群众。历来的群众,把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书,推荐给时间。时间照着他们的推荐,对于那些没有永久价值的书都刷下去了,把那些有永久价值的书流传下来。

方法2:解其言

读书首先要懂得它的文字;它的文字就是它的语言。语言有中外之分,也有古今之别。我们看不懂古人用古文写的书,古人也不会看懂我们现在的《人民日报》。这叫语言文字关。攻不破这道关,就看不见这道关里边是什么情况,不知道关里边是些什么东西,只好在关外指手划脚,那是不行的。我所说的解其言,就是要攻破这一道语言文字关。

方法3:知其意

中国有句老话说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意思是说,一部书上所写的总要比写那部书的人的话少,他所说的话总比他的意思少。从前人说,读书要注意字里行间,又说读诗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这都是说要在文字以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这就是知其意。

司马迁说过:“好学深思之士,心知其意”。意是离不开语言文字的,但有些是语言文字所不能完全表达出来的。如果仅只局限于语言文字,死抓住语言文字不放,那就成为死读书了。死读书的人就是书呆子。

语言文字是帮助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棍。既然知道了那个意思以后,最好扔了拐棍。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得意忘言”。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过河拆桥是不道德的事。但是,在读书中,就是要过河拆桥。

方法4:明其理

“理”是客观的道理;“意”是著书的人的主观的认识和判断,也就是客观的道理在他的主观上的反映。“理”和“意”既然有主观客观之分,“意”和“理”就不能完全相合。所以读书仅至“得其意”还不行,还要“明其理”,才不至于为前人的“意”所误。

如果“明其理”了,我就有我自己的“意”。我就可以用它处理事务,解决问题。好象我用我自己的腿走路,只要我心里一想走,腿就自然而然地走了。读书到这个程度就算是能活学活用,把书读活了。能够用书而不为书所用,读书就算读到家了。

二、启功:带着头脑读书

节选自“阅读:向大家致敬——京版集团第13届世界图书和版权日讲坛”赵仁珪演讲内容。启功是我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

1、阅读要泛读与精读相结合

首先,阅读既要博览群书,又要博观约取。启先生读书面之广是惊人的,大到经史子集,小到稗言小品,无不进入他的阅读范围。但启先生毕竟有自己的专业,他写每篇论文或专著时,一定要求自己尽可能地占有所有的资料,用他的话说就是要“竭泽而渔”,这就需要精读。
比如启先生曾写过一篇《说八股》的论文,为了写这篇两万多字的论文,启先生收集并阅读了大量的有关八股的书籍。据他自己说,他收集的这些八股书可能是全国最全的。难怪他的这篇论文写得那么深入浅出,那么得心应手、驾轻就熟。

2、阅读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其次要带着头脑去读书。启先生很赞同“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很多人读书往往对书的作者过于相信,觉得他们讲得头头是道,于是不知不觉地盲从了作者所有的观点,这是被动的读书法。读书时读者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要有一定的自信力,要多问一些为什么,要敢于质问作者你讲得都对吗?这才是主动的读书法。当然主动的读书法是要建立在自己知识不断积累上,这是一个互补的过程,自己有积累有见解,才能更好地吸收别人的见解。

3、阅读要有选择性
最后要理智地、有选择地去读书。虽说要博览群书,但在书海面前,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所以要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适于自己的书。启先生到晚年自感精力逐渐不足,于是写下这样两句诗:“饮余有兴徐添酒,读日无多慎买书。”

三、王笛:没有时间读书,那就听书吧!

王笛:现任澳门大学杰出教授,历史系主任,英文学术季刊《中国历史前沿》共同主编,曾任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历史系教授。

读书方法因人而异,每个人也因目的不同、习惯不同,而有不同方法。但是,我始终认为,无论是学者、学生还是一般读者,阅读范围一定要超出自己的专业。我是一个历史学家,但是我的阅读范围包括人类学、文学、社会学,此外还大量阅读各种虚构和非虚构的作品。我可以自信的说,只要我发现感兴趣的书,几乎都能找到并把它们读完。在我的iPad上,装着各种专业和非专业的电子书,每次出差的旅途中,就是我阅读的好时机。

我还有一个重要读书的办法就是“听书”。我每天的科研、教学、写作、行政事务安排得很满,那么如何找时间读书?最近五年来,无论多么忙,我平均每天的读书时间不少于两个小时,是怎么达到的?手机是我的读书利器,感谢手机自带和下载的朗读软件,帮我解决了大问题,无论是什么文件格式,pdf、txt、word、epub、mobi,都可以朗读。这样,从起床穿衣整理床铺,到洗漱早餐,走路到办公室,或者外出办事购物,在家打扫卫生、做饭洗碗,或是饭后散步,我都在听书。如果有时候失眠睡不着觉,或者是醒太早但是又不想起床,就打开听书功能,时间一点都不浪费。一年算下来,这个阅读量是非常巨大的。最近些年,只要有人抱怨忙得没有时间读书,我就把这个方法热情地推荐给他们。亲爱的朋友们,如果你没有时间读书,那就听书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