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祝福语 三明治的做法 红烧排骨的家常做法 小米粥的做法 小龙虾的做法 大闸蟹的做法 鲜贝的家常做法 卷心菜的做法 苹果派的做法 冬瓜的做法大全家常菜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

祭祀是什么意思(祭祀一定要有状态)

832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4-16 06:44:21    

翻开《论语》第三篇第十二章: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还是祭祀的事儿,只不过这次讨论的是主观感受。

先看前面两句:“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前面没有冠以“子曰”,可见并非孔子亲口说的话,很有可能是编者根据孔子一向的行事规则总结出来的。

“祭如在”意思是说,祭祀祖先时有如受祭者真的存在。祭字单用,一般均指祭祀自己的祖先。

“祭神如神在”则更进一步指明,在祭祀鬼神时,有如鬼神真的现身一样。

这两句是孔子对祭祀祖宗或者鬼神时应该秉持的主观原则:当我们祭祖宗的时候要以“如在”的诚心来面对,犹如祖宗或者鬼神就在你面前一样的诚敬。

这一句话鲁迅先生曾经评价“太聪明了”,的确,不管是祖先、上帝、佛佗、大道,只要“在”,就是在你心里,只要不在,就是没在你心理。

任何时候,表里如一,才是肃斋庄敬的道理。

表里如一,才能无愧面对祖先神明。

表里如一,才是君子人格的精髓所在。

接下来是孔子的原话:“吾不与,祭如不祭。”

对这句话,大概有两种解读方法,区别在于断句。

其一,吾不与祭,如不祭

这里的“与”作参与,参加解释。翻译过来便是:如果我不亲自参加这个祭祀,就好像没有祭祀一样。

其二,吾不与,祭如不祭

这里的“与”,作认同,赞成解释。翻译过来便是:我不赞成那种祭祀时犹如不祭祀的态度。

两种断句方法,要表达的其实都是同一种意思,但第二种似乎更加合理。

孔子主张祭祀时必须庄重,因为祭祀是在和自己的祖先或者鬼神交往,没有感情的投入,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的祭祀真的是不参与也罢。

今天,我们依然能够看到,许多人在多说祭祀自己祖先或者亡灵时毫无庄重所言,简直就是走过场,做样子。

两千五百年之后,每每看到此情形,自己内心实感,仍与孔子当年相通。

人心大同,不为古今而殊。

对于孔子之言,真的是越见其亲切而有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