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外地人对上海话中的“阿拉”经常搞不懂啥意思,作为一个老上海来说,“阿拉”的体现的是海派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结合:

从单数的角度来说,他有时是指“我的”,后面只能跟人,不能跟物,例如阿拉阿爸,是我的爸爸,阿拉阿哥,阿姐,阿弟或阿妹,有两个“阿”要是后面跟家里的亲属,当中用“拉”巧妙地将此分开,以免双“阿”重叠。

从复数的角度来说,“阿拉”除了是“我们的”意思外,还可以转换为第一人称代词中的我们,例如阿拉去上街买东西,阿拉去看电影等,这意思等同于普通话中的“咱们”或“咱们的”。

阿拉来源于宁波话,这是因为江浙移民在上海中所占比例最高,浙江籍的上海人当中,宁波人是最多的,其次才是绍兴,湖州,嘉兴,杭州与义乌等。

江苏中的吴语与上海吴语语音接近,但“阿拉”二字很少出现,基本是用“吾尼”(苏州话中的“我”的意思),“艾”(海门话中“我的意思”)等。

上海话中的阿拉有时与法语中的“a la"非常接近,而上海在旧社会时期就存在法租界,华洋杂居的现象也给予了上海人了解西方语言与对方传统习俗的机会。另外阿拉伯语中的”阿拉“则是伊斯兰教中对真主的尊称。

上海,这座被称为昔日冒险家乐园的十里洋场,如今海纳百川,已经跻身于国际先进大都市的行列之中,这与历史发展的机遇,时代的趋势,全国广大民众的支持,还有阿拉上海人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

餐厅里冷气很足,隔绝了外面的燥热。夏矜把自己摔进椅子里,包被她随手的扔在旁边,整个人像失去了自行车的鱼。“哎,夏矜,你别不说话啊,不开心的事先放一边,”林念笙一边说一边点开小
2025-09-15 19:57:05
我策划了一场完美的假死,逃离了那个令人窒息的家。葬礼上,丈夫一家哭得肝肠寸断,只有那个平日里对我最冷淡的小叔子周聿安,红着眼眶,像丢了魂。我换了身份,带着腹中悄悄孕育的生命
2025-09-15 19:49:12
一个穿着剪裁精良黑色西装、身材魁梧如铁塔般的男人率先走了进来。他脸上没什么表情,眼神锐利如鹰,扫视客厅一圈,目光最后落在窗边的苏晚身上,带着一种审视货物的漠然。他身后
2025-09-15 19:41:08
“齐小公子,今天怎么有空来我这了”一位容貌秀丽的女子对着不远处的红衣男子说道。男子身着红衣,高高束起端是一派风流浪荡他狐狸眼微挑用手中扇子轻轻扇了几下声音懒洋洋地
2025-09-15 19: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