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

扬 yáng:左右结构,左收右展。
左部“扌”旁斜势抗肩,不要写宽。短横勿长,大扛肩;竖钩高起,稍重,然后向下行笔从短横的右部穿过,中间稍细,稍带弧形,劲挺有力,跪笔弹锋出钩,钩不可大;提笔起笔左探,切笔后向右上方提笔出锋,过竖笔即止。
右部“昜” 字上窄下宽,上正下斜。上面“日”底横省略,不可写宽:左竖斜切起笔,向下略左斜,略弯,注意长度;横折虚接起笔,横画大抗肩,勿长,然后向右下方稍重顿笔、稍内擫写竖,竖身稍重、稍弯,与左竖略呈相背之势,收笔低于左竖;里面小横写成点笔,稍平。长横与左部虚接起笔,向右抗肩,稍呈俯势,与左竖相接、穿右竖而过,右边稍长,渐重,收笔稍下拉。下面“勿”字取斜势,连撇参差:首撇起笔在左竖的右侧,角度稍平,勿重、勿长;横折钩注意起笔位置,横画勿重,略塌肩,到位后向右下方稍重顿笔写竖钩,竖身稍重,左斜,到位后跪笔弹锋起钩;里面两个撇笔稍偏左,注意形态走向各异,使四个斜笔呈放射状,间距左紧右松。
唐 · 欧阳询 · 九成宫醴泉铭
唐 · 颜真卿 · 颜勤礼碑
唐 · 柳公权 · 玄秘塔碑
唐 · 褚遂良 · 雁塔聖教序
清 · 姚孟起 · 临九成宫
晋 · 王羲之 · 兴福寺半截碑
宋 · 米芾 · 箧中帖
元 · 赵孟頫 · 秋兴赋
明 · 董其昌 · 麻姑仙坛记
唐 · 孙过庭 · 书谱
晋 · 王羲之 · 游目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