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该算了。的确李煜是南唐的后主。他的政治轨迹应该归结于五代十国。但是毕竟五代十国结束了,他还没死不是?

而且灭国之前,早在开宝4年(971年)10月,宋太祖灭南汉,南唐就废除国号,奉北宋为正朔了不是?所以开宝4年五代十7国就已然成为过去式了。

其实真正奠定李煜诗词地位的,不是其早期的文学成就,而恰恰是灭国后,对于故国的怀念与惆怅,催生出来的才华。

李煜的词早期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风格绮丽柔靡,主体上属于”花间派”,当然毕竟有隐约危机感,所以部分词里也流露出了沉重的哀愁。所以前期的作品虽好,但是在整个词坛上的地位,那就是属于花间派相对上层而已。
但是正是因为“国家不幸诗家幸”,那种亡国之痛催生出来的艺术力量,一下子奠定了李煜”词帝”的地位。

那有人问了,既然李煜被你称为北宋词人,为毛他存诗词69篇,却未见一篇录入《宋词三百首》?两宋319年,得词300首,如将李煜纳入,得有多少人的词将不见天日。当然这是玩笑话。
毕竟李煜曾经是南唐国君,五代十国的词坛终归需要代表人物。把李煜摘出来,一是文学史不能出现断档,二是成全后人啊!
好吧!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群太监上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