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祝福语 三明治的做法 红烧排骨的家常做法 小米粥的做法 小龙虾的做法 大闸蟹的做法 鲜贝的家常做法 卷心菜的做法 苹果派的做法 冬瓜的做法大全家常菜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

第一个推翻清朝的人是谁,“三起三落”,被逼得险些自杀身亡

92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6-03 20:10:21    

清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也就是公元纪年的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爆发。很快就占领军械库,拿下了总督衙门。武昌城的军士们要革命,要反抗清廷的统治,就想着推举出一位有威望的军官来做统领。于是众人持枪直入黎宅,请出了躲在床底下的黎元洪,威逼着他做了中华民国鄂军都督,从而黎都督走上了革命的生涯。

叱咤风云的黎都督

在接下来的三十多天里,黎都督几次拒绝清廷的“和议”,将中国版图二十二个省的一大半,纳入中华民国的旗帜之下。革命军继续北伐,逼得清廷如热锅上的蚂蚁,万般无奈之下只得饮鸩止渴,抬出袁世凯做了内阁总理大臣,企图力挽狂澜。

宣统三年十一月初六,孙中山回到上海,此时革命军方面己占有了三分之二的省份。十一月十三日即阳历新正月初一,各省代表拟联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建立中华民国。

革命军拿下南京以后,各省代表推举正副元帅,以为将来的正副总统,通过各省代表投票,黄兴得票最多,当选为大元帅,黎元洪次之,也就是副元帅。江浙联军对此颇有异议,以为黎都督是革命功首,反居其次,这是不太能接受的。黄兴也主动请辞大元帅之职。当此之时,正好孙逸仙回国,便直接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三天后,黎元洪当选为副总统。

孙文就任临时大总统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袁世凯的耳朵里,老袁心里酸溜溜地,就很不是滋味。问南方的代表,谈判没有结果,你们怎么能擅自先立了大总统呢,南方的代表也不甘示弱,反驳他说,清皇帝为何不先行退位,解散清政府呢。老袁气归气,并不曾乱了他的方寸,他得借力用力,自已来做大总统。

直到孙中山和黎元洪明确表示,只要清帝退位,甘心让出大总统的宝座。求乎斯得乎斯的老袁,自然筦尔,回头便唱了一出逼宫戏。拿出一筐子的优待条件做诱饵,那孤儿寡母没奈何只得“逊位”了。

黎元洪“三起三落”

第一次起落

民国元年三月十日,袁世凯在北京就职大总统,黎元洪任副总统。

起初黎元洪对老袁是推崇备至的,特别是进京以后,在很多重大问题上的态度上,基本都与老袁保持在同一个论调上。老袁的大脑里压根就没有民主的细胞,虽虚言共和,却一步步朝着专制的路子走,到民国四年,终于宣布恢复帝制。封黎元洪为“武义亲王”,黎元洪固辞不受。

有一句俗语说的好,“宁给好汉牵马坠蹬,不给赖汉当祖宗”。袁世凯虽是一位专制寡头,至少在个人情义上没有太不给黎副总统面子。自己要当皇上,还忘不了给他个“亲王。接下来轮到自己做总统,反倒是一回更比一回惨。

第二次起落

一九一六年老袁在国人的声讨中死去,尽管北洋军阀一百个不情愿,迫于当时诸多方面的压力,段祺瑞还是推举黎元洪做了总统。他的意图是把“总统制”转变为“责任内阁制”。黎元洪到了北方,正如下了架的凤凰,只能做一个“傀儡”总统。黎对段是有恨意的。当年他在武汉做副总统兼湖北都督的时候,可谓是有职有权,不料给段祺瑞奉了袁世凯的命,搞突然袭击,劫持他来到了北京。尽管老袁对他还算是“以礼相待”,段祺瑞就再也没有放他在眼里过。所以,在老段面前,黎总统总有种“芒刺在背”的感觉。

回想起老袁当年的威风,黎元洪自然就有了心气儿。如今我做了总统,虽然未必要事事专权,凡事也总要去过问一下的。孙中山,黄兴,岑春煊,唐绍仪自然都要给他面子,只是老段受不了啦,不时就要发着火嚷嚷,“我是叫他来签字盖印的,不是叫他骑在我头上的。”

“府院之争”闹起来以后,黎元洪头都大了,把张勋请到北京来调解,也是他的无奈之举。

不承想他竟直奔皇宫,请出清逊帝,搞了一次“张勋复辟”。在张勋的眼里,他黎大总统更是连个贝勒,贝子都不如;就是黎大总统手里的印信、章玺,也是一文不值,都懒得去收缴。

好在黎元洪的行动倒是没有完全受到限制,寻个便宜的时间,写了一道重新任用段祺瑞为国务总理的命令,并责其举兵讨逆,并将大总统印信,一并派府秘书长覃寿坤亲自送到天津段祺瑞手里去了。随后又在天津下发请冯国璋代行总统职权的通电。诸事处理完毕,潜出府门,到日本大使馆避难去了。

第三次起落

至此,黎元洪的总统梦仍然没有做完。

一九二二年,直系軍阀不断向总统徐世昌施压,起初徐总统一直懒着不愿意走。直到六月二日吴佩孚的驻京代表钱少卿,一连打了几通电话到总统府,询问总统何时离京。逼的徐世昌不得不辞职走人。随后,曹锟、吴佩孚通电黎元洪,要“恭迎黎大总统复职”。这个还没有过够瘾的黎元洪大总统,自然又“私心窃喜”了。黎以前曾把做总统比作“跳火坑”,既然这“跳火坑”都能让人上瘾,咱们也就别去笑话别人“不作死,不会死”了。

今天,他又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

这一次他要搞“废督裁兵”,各地军阀也并不完全反对,既然要“废督”,就不妨“变形易貌”唤做“督办”、“省长”等等。至于“裁兵”,那可是万万不能行的。

直系军阀曹锟,势力膨胀,内心也跟着膨胀。他过乏了军阀的生活,也要出来当当“政客”,一心一意想当总统。一九二三年六月、八日,北京组织了两次所谓的“国民大会”,指责黎的复职没有法律根据,要求他下台。

十日有三百余名由级军官,到黎宅讨要欠饷。

十一日黎表示决不做“徐世昌第二”,意思是说自己绝不会被吓走。

十二日又有军警代表与“公民团”代表到黎宅示威。

十三日下午黎大总统在“呼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的形势下,为保安全,请求美籍顾问福开森、辛博森掩护自己,偕同金永炎,及侍从武官唐仲寅,乘专车出北京直赴天津。

哪知车到杨村站的时候,王承斌已带着大批军警守候多时,直接就把大总统给软禁在了车厢里。黎的儿子黎绍基都不得上车去见父亲。黎越想越难过,拿出随身携带的手枪,对准自己脑袋,扣下了板机。

还好,在最后一刻被福克森推开,没有打中要害,只负了轻伤,最终还是交出了那颗大总统的印章,王承斌才放他下车。

结语

概而论之,其实黎元洪才是真正敲响清朝丧锺的人。自武昌起义后,不管袁氏称帝,张勋复辟,维护共和的意志也从没有改变过。以至于章太炎评他,“功比孙黄”未为过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