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祝福语 三明治的做法 红烧排骨的家常做法 小米粥的做法 小龙虾的做法 大闸蟹的做法 鲜贝的家常做法 卷心菜的做法 苹果派的做法 冬瓜的做法大全家常菜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

郭炳生投敌叛变,为确保击毙他,彭德怀:成排步枪同时射击

5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5-30 08:31:02    

1928年7月,彭德怀和黄公略举行了著名的平江起义,成立了红五军。

当年年底,彭德怀率领红五军前往井冈山,与毛泽东等领导的红四军会师,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平江起义之后,国民党对彭德怀恨之入骨,对彭德怀的亲属展开了疯狂的迫害。彭德怀的弟弟彭荣华在家乡待不下去了,只能带着身怀六甲的妻子躲进了深山,并在这里生下了儿子彭启超。

1938年,在家乡担任地下党支部书记的彭荣华,还是被敌人杀害了。临死前,彭荣华对儿子彭启超说:“孩子,记住要为我报仇,为天下的穷人报仇!你赶紧走,去找你大伯!”

经过了几年的漫长寻找,彭启超终于在太行山见到了朝思暮想的伯父彭德怀。

彭启超冲上去抱住了自己的大伯,向大伯提出自己要参加八路军,为父亲和天下的穷人报仇!

彭德怀见侄子想参加八路军,立刻换上了一付严肃的神情,用手指着彭启超的额头说:“参军可以!如果你将来当了叛徒,小心我亲手毙了你!如果我反对革命,你也可以毙了我!”

听到伯父如此严厉地警告,彭启超心里不免有些奇怪,但他还是用力地点了点头。事后他才知道,大伯彭德怀一生最痛恨叛徒,尤其是身边最亲近的人当了叛徒。

几年前,被伯父视为子侄且寄予厚望的红军师长郭炳生的叛变投敌,对伯父的打击太大了,伯父再也无法承受身边最亲近的人的背叛,所以才会在和他这个侄子见面之后,给了自己最严厉的警告!

战争年代,难免会有一些革命意志不坚定、贪生怕死之人叛变革命,当了叛徒。对于这些败类,作为党的高级领导人,彭德怀见得多了。

为什么郭炳生的叛变,会让彭总如此难以接受,甚至多年之后,还不忘严厉地警告自己的侄子:“如果你将来当了叛徒,我要亲手毙了你”呢?这得从彭德怀和郭家两辈人的渊源说起。

一、

1921年8月,湖南新军第六团开往华容、南县一带驻防,时任湘军连长的彭德怀见南县有一名名叫欧盛钦的恶霸地主,身兼税务局长和敌工局长两个职位,在当地鱼肉乡里,无恶不作。

于是带着王绍南、魏本荣等几名手下,在一个夜晚摸进了欧家,镇压了欧盛钦这个地主恶霸。

不料在镇压了欧盛钦之后,彭德怀等人被人告发,遭到了湖南督军赵恒惕的通缉,不幸被捕。

在被押往长沙的途中,彭德怀为民除害的壮举,让几位押解他的士兵们敬佩不已,在休息时悄悄给彭德怀松了绑。

趁押解的敌排长不备,彭德怀猛地把这个排长撞倒,拔腿就跑。那几位只对天放了几枪,并未真的追赶,才让彭德怀逃过了一劫。

逃出虎口后,彭德怀又去投奔了他刚当兵时的第一任班长郭得云,得到了郭得云的收留。郭德云视彭德怀为兄弟,对彭德怀十分照顾,这也令彭德怀十分感激。

1922年郭得云得了肺结核病之后,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于是在去世前将年仅14岁的儿子郭炳生托付给了彭德怀。

面对老班长的临终嘱托,彭德怀重重地点了点头,表示自己一定会把郭炳生当儿子看,好好将他养大成人,郭得云这才放心地闭上了眼。

郭德云死后,彭德怀自己掏钱,将郭炳生送到学堂读了四年书。1926年郭炳生中学毕业后,已升任湘军营长的彭德怀又将郭炳生留在自己身边,给自己当勤务兵。

1928年,彭德怀发动平江起义,郭炳生也跟随彭德怀参加了革命。年轻的郭炳生在这次起义中表现得非常勇敢,亲手端掉了敌人一个机枪阵地,让彭德怀十分高兴。

在彭德怀的培养下,郭炳生成长得十分顺利。短短数年间,他由一名普通战士,从排长、连长等岗位干起,最后升任红二师师长,成了红军的一名高级指挥员,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郭炳生虽然作战勇敢,指挥机智果断,但他也有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性格简单粗暴,旧军队军阀习气严重。

随着部队的胜利和职务的提升,郭炳生产生了居功自傲的心理,身上的这些坏习气也逐渐显露出来。

郭炳生虽然承认自己有缺点,但认为这些缺点并不严重,无非是利用缴获的财物去吃吃喝喝,有时爱发脾气,无端训斥战士等等。

所以当他的政委指出他的缺点并希望他加以改正时,郭炳生不但不听,还和政委爆发了冲突,骂政委只会“耍嘴皮子”,埋怨政委影响他在部队的威信,想方设法给政委穿小鞋。

二、

为了挽救郭炳生,彭德怀特意给郭炳生换了政委,将彭雪枫派到六师担任政治委员。

彭雪枫是一位杰出的革命家,在红三军团中也享有很高的威望。他到红二师后,通过基层红军指战员谈心,很快发现了部队中存在的许多问题。

据六师的许多战士回忆,彭雪枫每次找人谈心时,总是用“我可以向你讲一个道理吗”开头,久而久之,战士们便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讲道理的”。

彭雪枫从改善官兵关系人手,经过深入细致的工作,六师的精神面貌和战斗力发生了质的变化,在之后的几场战斗中表现突出,获得了“铁师”的称号。

看到彭雪枫深受官兵们的爱戴,郭炳生不由得产生了妒忌之心,认为彭雪枫是在夺他的“权”。

但士兵们都拥护彭雪枫,郭炳生一点办法都没有,但这种忌恨却像一颗毒种子一样埋进了他的心里,时刻在寻找发芽的机会。

1930 年 8 月,红八军政委邓乾元因与军团长彭德怀发生意见分歧,企图脱离前委领导,带领红八军单独向武汉行动。

在红军面临分裂的关键时刻,彭雪枫出于维护党和红军团结的愿望,把邓乾元的错误如实地报告了军团首长,彭德怀因此撤销了邓乾元的红八军政委职务。

邓乾元被撤职对郭炳生的震动很大。

他不但不从邓乾元的错误中汲取教训,反而认为彭雪枫是个“爱打小报告的小人”,仅凭一张嘴,就把身经百战的一个军领导拉下了马。如果以后自己有什么把柄落因彭雪枫手里,那自己的下场会是怎样?

邓乾元被免职后,彭雪枫奉命和郭炳生率领红六师东渡赣江,向永丰以南的黄陂、小布地区转移。

但是这一带由于敌人的多次围剿,群众对红军的态度比中央苏区的要差一些,甚至有时连带路的向导也找不到。

这种现象引起了一部分战士的困惑,个别战士埋怨郭炳生把红军带到了没吃没喝的绝境。

而郭炳生本人是持反对东渡赣江,向永丰以南转移的,因此他认为彭雪枫是故意在整红六师,对彭雪枫更加产生了不满。

三、

1932年8月,红二师攻下了江西宜茨县城。但不久后敌人便集结了优势兵力,对红军进行疯狂的反扑。

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彭雪枫作出了撤离县城,转移到山里去的决定。

刚刚在县城过了几天快活日子的郭炳生,对彭雪枫做出的这个决定非常不满。

尤其是彭雪枫为了掩护红三军团主力在上犹、祟义、桂东、南雄、乐安等地消灭敌人,指挥红二师拖住了数倍于己的敌军在山里转圈,条件异常艰苦,郭炳生不由得更加心生埋怨,对彭雪枫不满的思想越来越大。

虽然红二师拖住了敌人,但自己付出的代价也很大。加上当时部队又流行疟疾等疾病,非战斗减员也很严重,郭炳生不由得产生了厌战悄绪,甚至丧失了革命的信心。

虽然之前彭雪枫便已察觉到了郭炳生的情绪有些反常,但他仍然出于团结的目的,不与郭炳生过多计较,觉得环境艰苦,郭炳生发发牢骚情有可原。

但看到郭炳生已经彻底丧失斗志后,彭雪枫多次做郭炳生的思想工作仍然没有什么效果,于是时刻保持着对郭炳生的高度警惕,以防发生意外。

彭雪枫的判断是准确的,但他却没有料到,在红二师奉命南移休整之际,郭炳生这位红军师长竟然会做出挟持红军叛变投敌的举动!

1932年9月初,红二师在南丰、南城一带休整,师部驻扎在官仓前村。为了贯彻军团首长的战略意图,9月3日,彭雪枫、郭炳生等师领导按原计划分头到各团召开战前的部署会议。

彭雪枫去的是七团,郭炳生则去了六团,政治部主任李志民则去了五团。

当彭雪枫、郭炳生分别下到各团之后,国民党陈诚手下的罗卓英、吴奇伟部向红二军发动了进攻。

彭雪枫率领第七团经过激战突出了重围,李志民率第五团在向东北撤退时,遇到了带着师部特务连的师长郭炳生。两人于是合兵一处,继续向西转移。

经过一夜的急行军,部队来到了一个叫巴山的小村子。郭炳生于是在部队中散布“彭雪枫政委阵亡,陈毅司令员要我部向湖南转移”的谣言,想率领红二师第五团向抚州白区开拔。

李志民对郭炳生散布的谣言十分怀疑,但毕竟郭炳生是师长,他也只有服从命令。但李志民多了个心眼,派了几位侦察员去寻找彭雪枫和第七团,想证实一下彭雪枫到底有没有牺牲。

说来也巧,侦察员很快在风岗圩找到了彭雪枫,于是向彭雪枫汇报说郭炳生在部队散布彭雪枫牺牲以及“陈毅司令员要求向湖南转移”的谣言。

彭雪枫略一思索,敏锐地判断出郭炳生这是企图挟持五团进入白区,向敌人投降!

彭雪枫判断得一点也不错,郭炳生的确是想挟持红军向敌人投降。为了挽救红军,更是挽救郭炳生,彭雪枫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连夜带领几名战士向西疾奔,一定要追赶上被挟持的红五团!

此时,郭炳生挟持五团已进入崇仁县,彭雪枫紧赶慢赶,终于在 9 月 9 日傍晚追上了红五团。

第五团的干部战士见到彭政委后,纷纷围上来问彭雪枫:西边都是敌人,为什么郭师长要带我们到敌人的窝里去?

当彭雪枫马不停蹄地赶到红五团的团部时,郭炳生虽然假装欢迎,但眼中透出了惊慌。

见政委来了,团部的干部战士们也仿佛有了主心骨,纷纷向彭雪枫表达他们对“西进”的不理解,以及希望向中央苏区靠拢的愿望。

在五哮的团部,彭雪枫高声质问郭炳生:“你怎么把五团带到了这里?”

郭炳生故作镇静地狡辩说,他是为了掩护二师的主力转移,才把部队带到这里的。但他的谎言很快被红五团的干部战士们揭穿了。

见郭炳生还在嘴硬,五团团长白志文和师部通信排长影雄,先后向彭雪枫揭发了郭炳生到五团后的种种可疑行为和反常情绪,彭雪枫知道郭炳生已决心叛变投敌。

但为了不“打草惊蛇”,彭雪枫决定还是暂时不公开揭露郭炳生的阴谋,而是让人将郭炳生监视起来,以防他狗急跳墙。

当天晚上,彭雪枫召集五团的连以上干部开会,郭炳生也列席了会议。会上彭雪枫告诉同志们:“七团和六团在向苏区方向撤退后,现在都已找到了主力;咱们五团向白区方向运动,同志们答应不答应?”

大家异口同声地高呼:“我们绝不答应!我们要回苏区!”

郭炳生知道阴谋已经败露,于是提出自己带领特务连,掩护红五团向苏区转移。为了团结郭炳生,彭雪枫还是同意了他的这个要求。

由于红五团西进得太深,已被敌军侦知,敌人正在集结兵力,企图吃掉红五团。彭雪枫则率着五团的战士们利用敌人包围圈中的缝隙且战且走。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郭炳生趁红五团宿营之际,带者几个亲信逃向了敌人的阵营。

9 月 18 日,郭炳生被国民党委任为国民党军“暂编三十七师长”,而彭雪枫则率领五团安全抵达东韶,与红六团、红七团胜利会师。

四、

郭炳生叛变以后,蒋介石给他一个师长的头衔,倒并不是看中了郭炳生的“才能”,而是当时正值第四次反“围剿”的关键时期,郭炳生的叛变投敌,正好给了国民党用来做文章的机会。

陈诚自然知道蒋介石的心意,于是炮制出了上万份《郭炳生告红军官兵同志书》的传单,四处张贴,还动用飞机撒到苏区,企图瓦解红军。

据黄克诚将军回忆,在郭炳生叛变后,三军团中的确有个别动摇分子产生了动摇,也步郭炳生的后尘,叛变投敌。

三军团司令部作战科长舒适,三军团供给部长陈宗实,就主动叛逃到了国民党那边。

后来这两人被蒋介石派去同红军作战,最后在战场被红军击毙,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得知自己视作子侄的郭炳生居然叛变投敌的消息后,彭德怀铁青着脸站在军团司令部里,一拳将桌子上喝水的一个碗砸成了碎片。

参谋们看到彭总的手被割出了血,连忙想上来给彭德怀包扎,却被彭德怀制止了。彭德怀愤怒地吼道:“叛变投敌,子不如父,甚为可耻!”

郭炳生的叛变,让彭德怀气得几天都没吃饭。

参谋长邓萍怕彭总身体吃不消,于是亲自劝说了好久,并答应以后要是红军在作战中发现郭炳生的踪迹,无论如何也要将其击毙之后,彭总这才接过了饭碗。

邓萍参谋长的承诺没过多久,郭炳生便迎来了他的末日。

1933年7月,红三军团在宁都遇到了一股敌人,在交战中大家发现对面的敌人指挥官,就是让全军痛恨到极点的叛徒郭炳生!

可笑的是,郭炳生不知死期将至,仍然幻想自己曾当过红军的师长,在红军中总有一定的影响力,如果能通过向红军喊话,让红军放下武器投降国民党,岂不是大功一件?

想到这里,郭炳生居然拿来了一个喇叭,站在阵地上恬不知耻地向红军喊话,妄想用重利诱降红军。

看到郭炳生站在对面阵地上,战士们一个个义愤填膺。大家摩拳擦掌,纷纷向彭总请战,希望能一举除掉这个祸害。

彭总也被郭炳生的狂妄气得脸色铁青,于是下令挑选出几十名枪法好的战士,采用”步枪排射”的方式,干掉这个叛徒!

“步枪排射”是红军在武器装备落后、缺少机枪的情况下发明的一种战法,就是挑选一批枪法好的战士排成一排,突然从战壕里伸出步枪,对准敌人阵地同时射击的战术。

这种战术虽然“笨”,但效果并不比机枪差。

正当郭炳生正口沫横飞地冲着红军阵地喊话时,随着彭总的一声令下,几十名战士突然把枪伸出战壕,冲着敌人阵地上的叛徒扣动了扳机。

在一阵齐整的枪声中,只见郭炳生的身影晃了一晃,一头栽倒在了地上。这个可耻的叛徒,终于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在郭炳生的叛变事件中,由于彭雪枫处置得当,让郭炳生企图挟持红军投敌的幻想破灭。

多年后,陈毅在回忆此事时曾高度评价了彭雪枫的处置:“这件事他办得很好,挽救了部队,表现了我们红军的政工人员的领导作用!”

(附录:彭雪枫(1907—1944),河南镇平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六师、二师、五师政委,江西军区政委。

长征到陕北后, 历任八路军总部参谋处处长、第四纵队司令员,新四军第四师师长。

1944年9月在河南夏邑八里庄战斗中牺牲,被毛泽东、朱德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2009年被中央授予“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光荣称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