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红学家吴世昌
曾用一句诗来评价《红楼梦》:
“红楼一世界,世界一红楼。”
意即《红楼梦》中写尽了人生百态,
也写尽了世间人之性格。
红楼众女子的命运沉浮,
本身就是对“性格决定命运”最好的诠释。
而其中,
又以晴雯最为典型。
正如其判词:
“寿夭多因毁谤生,
多情公子空牵念。”
在众丫鬟命运中,
晴雯的命运最属意难平。
她深受贾母喜爱,
生得风流灵巧,
又是宝玉身边的“红人”,
最后却被赶出贾府,死于病榻。
虽一生清白磊落,
但结局却最为凄惨。
究其原因,
在于晴雯的不懂藏锋,
张扬太过。
低调是一种保护色,
人生在世,
越是聪明的人,
越要懂得收敛锋芒。
口无遮拦,积怨遭恨
在《红楼梦》中,最属伶牙俐齿、性格爽直的,第一是王熙凤,第二就是晴雯。
然而凤姐儿有尊贵的身份加持,说话懂得审时度势、看人身份,晴雯却不分场合和对象,只有“快”和“直”。
她出身寒微,却被贾母看中做了宝玉的近身丫鬟,一时得势,难免得意。
明明是奴婢身份,却总以半个主子的身份自居,对待“下人”尖酸刻薄。
在第二十回,宝玉无聊,替麝月篦头解闷。
晴雯见了,无故挖苦一番:“交杯盏还没吃,倒上头了!”
第三十七回,秋纹受宝玉指派去给王夫人送花,得了王夫人赏的几件衣服。
晴雯又看不惯了:“没见世面的小蹄子!那是把好的给了人,挑剩下的才给你,你还充有脸呢。”
一句话,灭了秋纹的兴头,也暗中讽刺了袭人。
晴雯言语间的毫不留情、恶意中伤,不止针对身边人,甚至连路人都无故躺枪。
在第二十七回,怡红院的丫头小红被王熙凤差遣去取东西,晴雯以为她是闲逛,阴阳怪气说了几句。
小红解释之后,晴雯继续说:“怪道呢!原来爬上高枝儿去了,把我们不放在眼里。”
小红没有计较,但这话难免别邻近的丫鬟婆子听到,成了日后晴雯的把柄。
正应了后来王善保家的告状晴雯的说辞:“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掐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她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
晴雯不止对下人,对主子也是丝毫不留情面。把黛玉拒之门外,嫌宝钗来得太勤,间接制造了许多矛盾。
丫鬟和婆子们看似都不在意,实则心里都有一杆称,日久天长,晴雯种下的祸根越来越多。
性格直爽并非坏事,但口无遮拦难免会刺伤别人。
少说多做,察言观色,原本是身在侯门基本的生存法则,晴雯却反其道而行之。
那一朝一夕积累下的芒刺,都成了她日后悲剧的伏笔。
不懂藏锋,招致灾祸
晴雯的锋芒,一是她的尖牙利嘴,二则是她太过高调张扬,得意时恨不得天下周知,得理处又丝毫不饶人。
得意时,即经典的“撕扇场面”,晴雯因摔了扇子被宝玉说了几句,心中不忿,就和宝玉起了争执。
宝玉赴宴回来心情大好,为了赔罪,听说晴雯喜欢听撕扇子的声音,就把自己和麝月以及一堆收藏的名扇全让晴雯撕了去。
宝玉不懂珍物,愿“千金博一笑”,晴雯就真的趾高气扬地仗着宝玉的偏爱,耍起了小姐脾气。
此时的晴雯,颇有一种“自己尊若菩萨,他人秽如粪土”之感,殊不知已僭越本位,张扬过度。
宝玉不会在意,但是怡红院人多眼杂,晴雯每一次的张扬行为,都在为未来的自己埋下祸根。
晴雯的得理不饶人,在“坠儿偷镯”一事中更为明显。
宝玉房里的丫鬟坠儿偷了平儿的镯子,平儿顾及各方脸面并未戳穿,只私下告诉麝月等防着坠儿就好。
唯有晴雯不依不饶,把坠儿喊到床前,拿着一丈青狠狠戳坠儿的手。
宋妈为坠儿求情,说等袭人回来再做定夺,晴雯全然不顾,定要把坠儿撵出去。
这一举,又无形中得罪了许多人。
日后,大观园被抄检时,晴雯便被王善保家的趁机参了一本,最终落得个被赶出大观园的结局。
更可悲的是,因为昔日那些“尖刻”时刻,晴雯把身旁的姐妹一一得罪,被赶出之后,除了宝玉,并无一人去探望。
一朝落难,孤立无援。
《道德经》有言: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
意即人一旦自满,就应适可而止;一旦太过锐利锋芒,则难长久保身。
从开始到最后,晴雯的犀利与张扬均无半点消减,“爆炭”般的性格,一步步把自己推向深渊。
好露锋芒,树敌而不知,厄运的来临看似毫无道理,实则都是因果。
收敛锋芒,是一种智慧,
亦是一种保护
被赶出贾府之后,病榻之上,晴雯对宝玉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虽生得比别人好些,并没有私情勾引你,怎么一口咬定我是个‘狐狸精’?”
生命的最后时刻,她仍没明白自己为何落得如此悲惨。
深受贾母喜爱,又做得一手好女红,晴雯本可以有个不错的归宿。
但因锋芒过露,常得罪人而不自知,倘若没有王善保家的,也会有张善保家的、李善保家的去告状。
勾心斗角的侯门大院,容不下这样一个“带刺儿”的人。
悲惨结局,皆是性格使然。
反观宝钗,有着比晴雯高贵太多的出身,饱读诗书,样貌出众,是个“任谁也挑不出短处”的人。
可就是这样一个无可挑剔的人,总能敛其才华,放低身段,和谁相处都能让人如沐春风。
王熙凤曾评价宝钗说“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宝钗向来懂得藏愚守拙,行事低调稳妥,在贾府客居几年,深得姐妹和众长辈的喜欢。
再如电视剧《知否》中的明兰,和晴雯类似的情境,出身寒微,无依无靠。
但她深深记得母亲临终前的教诲“收敛锋芒,活着最大”,在家受到姐妹欺负时,也只是一笑置之。
在学堂里,为了不让两个姐姐难堪,明明自己已经温习过功课,却故意写得一塌糊涂,不让夫子看出自己的才情。
与晴雯的“掐尖要强”不同,明兰面对打压懂得容忍,谨慎行事,蓄势待飞。
最终,明兰也凭着这一套低调求稳的生存智慧,收获了不错的婚姻与未来。
满招损,谦受益,过硬易碎,过刚易折。
“晴雯之死”实属意难平,但悲剧的来临实在是环环相扣,有迹可循。
人生所有结果,都由曾经的言行造成。
一味争强好胜,最终可能撞得头破血流;一味显露才能,不知何时就成了别人的眼中钉。
为人处世是一门学问,恰当示弱、保持谦卑并非懦弱,而是一种低调的自守。
收敛锋芒,是一种人生智慧,亦是对自身的保护。
晴雯在《红楼梦》中的经典画面,除了“晴雯撕扇”,还有“病补雀金裘”。
宝玉的雀金裘被烧了一个洞,城里的能工巧匠竟无一人认识,最后,只有晴雯能补。
这一章也说明,晴雯的针线功夫在贾府无人能及。
样貌好,身段好,女红好,晴雯可以说众丫鬟中最出类拔萃的。可惜锋芒毕露的性格,让她原本该有的顺遂人生彻底崩塌。
一言一行,皆入因果。
《小窗幽记》中有言:“拙之一字,免了无千罪过。”
真正的智者,懂得当愚则愚,适当沉默。
话不说尽,事不做绝,收起尖锐的锋芒,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口角和灾祸。
懂得收敛,给自己和他人留有余地,才能积攒善缘,让人生之路亦更加顺遂。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修好“藏锋”之功,于沉静处韬光养晦,藏锋守拙,待时而飞。